大家都臺灣人,我們身後都有很多夥伴,多多走出同溫層,好好監督各個政治人物,有的事就有,沒有的事別說成有。選舉結果出來了,很多實質代表的政治意義也出來了;從投票也看得出,民眾是看得懂,也有在識讀的。
民主很難,人多嘴雜,學會了抗議,也要記得會沉默與反省。
面對結果,常常看三立與自由時報的人,可能會有種被騙的感覺?有種同溫層太厚的感覺?
事後好的評論少見(可能真的是有過多亂糟糟、多元解讀的「小觀點」),或是我標準不好?目前看到最好的是小笠原寫的。
mingway的日記.永遠的朋友
大家都臺灣人,我們身後都有很多夥伴,多多走出同溫層,好好監督各個政治人物,有的事就有,沒有的事別說成有。選舉結果出來了,很多實質代表的政治意義也出來了;從投票也看得出,民眾是看得懂,也有在識讀的。
民主很難,人多嘴雜,學會了抗議,也要記得會沉默與反省。
最近,陳曉林、林正杰、南方朔三位老友相繼辭世,心中悲傷難言。而鄭愁予隨後離去。彷彿還來不及告別,一個時代,即風煙一般消逝。八二三炮戰打得正兇的時候,詩人洛夫在軍官外語學校受訓。受了英文訓練以後,馬上就派到金門當新聞聯絡官,專門負責接待外國記者。那時金門是戰地,世界關注的焦點,各國大媒體的戰地記者絡繹於途。洛夫和其它兩個新聞連絡官就專責接待這些記者。
想起「習慣死亡」四個字。或許接下來,要修的,便是如此艱難的功課吧。
曾一起喝酒,訪問過,也曾聽他朗讀〈錯誤〉等詩作,謹以一篇舊文告別鄭愁予先生,也告別屬於過去的那個戰爭與流離的時代。而戰爭的烽煙,彷彿正在升起。
雙手能抓住、執持及緊握住東西。有時候,我們會鬆「手」;有時候,我們 則緊「握」太久。我們可能雙「手」靈巧、把錢「捏」得死死的、出「手」大方、一毛不「拔」或笨「手」笨腳。我們能「捨」物與人;我們能「掌控」自己,或者似乎不能「掌握」任何事物。
我們替某樣東西裝上「把手」。我們認為某事輕而易「舉」、不願「插手」管某事、某人總喜歡偷雞「摸」狗。我們說伸出援「手」、心「手」相連、某樣東西就在「手」邊、某事難以「控制」、人「手」過多或人「手」不夠。我們說,我有了幫「手」。
不是不同理 不是不體諒這個世界真的是 物以類聚,不是我的緣分就是遠方。
不是不擁抱 不是無法愛
大家都臺灣人,我們身後都有很多夥伴,多多走出同溫層,好好監督各個政治人物,有的事就有,沒有的事別說成有。 民主很難,人多嘴雜,學會了抗議,也要記得會沉默與反省。 選舉結果出來了,很多實質代表的政治意義也出來了;從投票也看得出,民眾是看得懂,也有在識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