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7, 2021

2021時事摘選(二, Covid-19爆發後:醫療的故事(News Clips)

第一週:擴散與包圍

發布日期:110.5.17 高雄一例陽性個案為醫院工作者
高市府執行仁惠醫院清零專案
衛生局今日接獲一例陽性個案為為60多歲本國籍男性,為醫院行政人員,工作地於醫院,該案於5/8曾至萬華區活動,當日搭高鐵返回高雄,轉乘台鐵自強號至鳳山火車站,自行騎摩托車返家。5/9在家未外出。5/10出現喉嚨痛症狀,5/13至診所就醫返家。5/15-16在家未外出。5/17因仍有喉嚨痛症狀至醫院就醫,因有萬華地區活動史,醫院通報採檢,檢驗結果為陽性(CT:21),現隔離住院中。

經衛生局疫調分析,該個案自5/10發病後每日皆有到醫院上班,且足跡涉及醫院多個樓層,研判院內感染風險高,因此,高市府立即啟動「仁惠醫院清零專案」並邀集林孟志教授、林俊祐副院長、洪敏南等三位醫療及感染控制專家組成專家小組,與衛生局共同進行進行擴大疫調、採檢、清空、消毒等緊急防疫工作。今日晚間已將所有員工(55人)召回採檢並進行居家隔離,住院病人39人,預計安置採檢後送負壓隔離病房,該院於清空後將進行全面消毒,務必於最短時間內控制疫情。

市長陳其邁也指示,醫院為防疫之堡壘,務必於天亮前完成清零專案,確保住院病患安全及釐清醫療人員感染狀況為當務之急,市長也責請衛生局務必針對該院住院病患進行妥善的安置,55位工作人員在完成居家隔離(5/29)後再進行二次採檢,確認無感染風險後,再返院,預計該院最快6月上旬才可恢復重新啟用。
清零計畫接觸者匡列原則
第一圈:醫院工作人員55人、住院病患39人,總計採檢居隔94人,檢驗結果將於清晨出爐。
第二圈:5月7日迄今,有近期有進出醫院的外包廠商、家屬等,初步掌握43人,今晚通知採檢,檢驗結果出爐前不可外出。
第三圈:5月7日迄今,門診就醫民眾及家屬,明日通知採檢,檢驗結果出爐前不可外出。(全文完)
新聞聯絡人:潘炤穎簡任技正 電話:09***4**8*3

打戰搞錯敵人的就失去意義:

Thursday, June 24, 2021

香港蘋果日報6/24最後出報(AppleDaily)

港聞版主管:專注工作 沒時間傷春悲秋

加入《蘋果日報》22年、現職採訪主任的蔡元貴是港聞版的主管之一,幾乎大部份「A叠」稿件都經他處理。1999年加入《蘋果》的他,經歷高高低低不同崗位,面對要送別22年的「至親」,他直言不可能完全不帶情緒,「人嘛,做不到啊」,但他今日更要繼續如常工作,「就是要忙於完成最後一天的編採,反而可以專注在工作上,沒有時間傷春悲秋。」但仍要抽時間向同事交代公司最新決定,「那一剎很揪心,好像對弟妹說爸媽走了一樣」。

他形容「《蘋果》人好堅定,經歷這麼多年炮火」,即使今日「死也死得有尊嚴呀,好過某些報業只剩下軀殼,與朽木同腐」。他形容「《蘋果》給我的就是讀者給我的,很感激每天看《蘋果》的同路人,認同我們的理念,即使是為了馬經而買《蘋果》,也是因為欣賞馬版同事的眼光」。

- 香港《蘋果日報》告別港人破紀錄100萬份最終回 民眾漏夜搶買珍藏

Monday, June 14, 2021

句點的後面(Period III)


by me
智慧型手機壞掉了,我想把這件事當作一個提醒,當作累了要多休息一下的訊號。我必須多愛自己一些,因為自我的人生道路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多花心思的事物,本來努力的方向不錯,但可能還有需要…。 前文 I:誤解II:之後

「進「口」的資訊

從口/鼻進去的東西有很多種,從眼/耳進去的就更廣了。

有時候會在部落格罵罵人,之前也比較常在臉書,或多或少皆是因為我不希望資訊被解讀錯誤,偶爾引發的是遷怒,事後我會修正或是詳實記錄下來以提醒自己。「親痛仇快」可能也滿適合我的,常常在朋友面前(網路上)意有所指。我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往往就是沒有了臉書好友,沒有了瀏覽。不害怕失去,比較擔心的是無人直言問題的朋友後來變成了什麼模樣?有沒有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大人」?

[世界上的]資訊沒那麼好懂,海量又深淺不一,我暫且歸納「資訊環環相扣,彼此絲絲入扣」。

Thursday, June 3, 2021

「病」的迫降(Count Dawn)

medicine in old days
世間的道理通常是要「隱惡揚善」為佳,但該參存的,似乎要認真一下。

「病」的逼進/壓迫,讓人更佳清楚誰的優先順序是在乎權力,而非人權(還有許多可以細講的類比);當然這一切也可能都是「病」這個接近「死」的狀態讓某些人加強了原本的自我,或是改變了自我通常的選擇(前者當然是心理學的首選),如此一來 我的評斷或許有失公允。

(一個 到這種時候都還是想這麼多的男人,就是我((只能自己抗/扛的,就不要再作夢了)))
這次排版比較馬虎,抱歉。

何穎怡的大耳朵 5 小時 ·
想問我是不是民進黨大內宣、大外宣、外圍組織的,不認識我的本業在幹嘛的朋友,一律左轉、右轉、後轉。
打字很辛苦,如果不是為了討論道理,交換知識,您來做什麼?
此為新板規。請連同置頂板規一起服用

故事們-久(nine:Art/Culture )

有品質的生活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想要什麼,是否有錢是次​要的。努力知道自己的心是什麼是一輩子的功課,因為人的​心很深很廣。 - 這篇 從奈良一聲槍響說起 翻開古城史頁 保護文化遺產的一段軼聞 2022/07/31 07:00 文|心適 西元784年,日本將首都從奈良遷...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