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5, 2018

關於生命(成長)的小事(Something about Growing Up:II)

前篇
鍾閔衛 2014年7月4日下午3:05 ·
細心閱讀與大膽假設是知識份子應該有的謹慎,其餘的,大概都只是緣木求魚的小時了了?

很多人/評論常常只是投射情緒在事件之上,根本談不上有心得有想法或有執行力,只是講講而已,真正去做的人,已經是默默努力了,而不是整天在螢幕前或是電視機前「努力」。

還有一種人,只是想賺錢,而沒有社會的概念。
還有一種人,只是宅著,學習著人們的生活。
還有一種人,種米,養百樣人。

偶然的相遇

人們總是在遇見,遇見人,遇見資訊,遇見愛,遇見自己。
We are meeting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people, info, love, and self.

遇見的隨機或許可以參考我寫過的這幾篇拙作。〈[InfoWeb]說話與隨機〉、〈[Hi! mingway] 隨機人生,感動人生(Move=Love)〉。

一首歌的出現是(幾位)創作者生命的累積,如能有幸被其他人聆聽是隨機,更甚讓人共鳴,感到有生命連結是隨機;一則新聞的出現是隨機,如能有幸被人駐足觀見是隨機,更甚內觀自我,產生人生作用是隨機;錯過這次是隨機,抓住下次是隨機,不變的一直是人心中的感受,我們要感覺良好,就會感覺良好,我們感覺不對,就會反感或遠離。

自我感覺

自我感覺,無法等同於他人感覺。常常有人在網路上會說「你(的說法/價值)無法代表我們這個族群」,但就如同一首創作出來的歌,我們無法證明一個作品與多少人成為心有靈犀的感動。

Rofl Donelli在《生活的藝術》〈內省錯覺〉建議「認真地對待情感,但不是你自己的情感」。「我們誤以為需單純透過思想上的內省,就能探究出內心傾向、人生目標、人生意義。然而事實卻是,一旦我們跟著感覺走,深入情感世界的迷霧森林,肯定會誤入歧途,掉入由情感、思想混亂和情感衝動所構成的泥淖。」

試想自己的感受問題,但不是把它視為對待人事物的方式。心裡有需要解決的問題,請留給自己與親密的人。

因此,我對於父母的理解是,人本來就是活在自己的價值裡面,父母所給予的是他們的觀點。身為兒女,我們在成年之前接收他們的方式,成年之後我們形成我們的方式,至於我們會不會用他們價值觀回饋給他們,是更好或更不好的,是看我們的智慧與愛。

另外,我其實有一個感覺是,身體的細胞也是會思考的,我們身體的受傷/疼痛冥冥之中應該有某種存在的意義。疼痛是可以從心觀察到的,所以可以用不同角度觀察疼痛。

智慧與愛是不容易回應的東西,比起重復相同的模式,我期許自己的不一樣。(但我還是常常一模一樣啦XD)

不簡單

現代人有些人喜歡簡單,有些人喜歡複雜。有些人是複雜後選擇了簡單的答案,有些人是簡單之後選複雜的答案。

我不排斥哪一種選項,但我很不喜歡人們把他人一個簡單的選擇說成「他很簡單」;或是輕易將他人歸類與標籤。

人群如羊群。在自由的國度,任何的選擇/文章/創作,都有可能製造出魔鬼,自覺自知有時非但不是重點,反而成了萬無一失的藉口。(長話短說)

把「無常」當成一生的敵人

如果人生真的需要一個敵人,把「無常」當成敵人,無須對某個人或某個群體。「根據佛教的觀點,大多數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以為快感就是快樂,不愉悅的感受就是受苦。於是,人類就渴望能有快感,並希望避免不愉悅的感受。然而,這是大大的誤解。事實是,人類的主觀感受沒有任何實質或意義。主觀感受就只是一種電光石火的波動,每個瞬間都在改變,就像海浪一樣。不論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覺得生命是否具有意義,這都只是剎那生滅的波動而已。」〈第19章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人類大歷史

和老朋友/同學見面時常常有個收穫是「原來他是這樣子的人啊」,年輕的時候遇見的人不多,會有太多失常的判斷,還在調整識人的方法。

長大後再次見面,才會發現原來這是那樣,那是這樣,原來他是這樣子的人啊。或許對方還是一樣,只是我們自己識人有術了。


---
後記:這篇草稿早於在《資訊與網路InfoWeb討論隨機之前,原來自己一直對於隨機人生抱持著好奇的心。「隨機」真是個大哉問。

一開始的引言有點跳躍思考,中間略過句子前因或句子的後果,請見諒。  next >>

No comments:

故事們(拾參:Musik)

專訪金曲獎得主、黃綺珊專輯《小霞》製作人秦四風 2022-04-20 00:45:56 發表| 來源:網易音樂人 小霞(黃綺珊)是野生(Live)歌手,我們都是野生(Live)的音樂家,有實戰的能力。我們就商量回到那個復古的時期,回到了一般酒吧的配置——...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