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 2025

專業的聲音 IV:Expert演與藝

蒐集了好久的聲音(話語)。
新的一年分享給大家,亦給未來(的我)參照。

中島美嘉在春浪

補記dato : POP LIFE 寫的心得,謝謝中島美嘉在春浪。
實際在現場感受〈不協和音〉時,真的確切感受到中島美嘉從中捕捉以及轉化成自己版本的魅力,更不用說歌詞概念延伸到下一首重點金曲〈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時的感動更是滿溢。
「因為有你這樣的人存在於世/我才些許對這世界有了期待」
明明是首聽過十遍百遍的歌、也不是第一次聽現場版,但〈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依舊讓人淚流滿面。在有涼風吹來的山丘,在眾人擁擠卻一同屏息的音樂節現場,每個曾被這首歌救贖的人,在這幾分鐘裡彷彿又被拯救了一次。特別是最後兩句歌詞,中島美嘉唱得輕,但確實一種經歷千山萬水後的釋懷與獲得,能現場感受真是太珍貴了。

美好時光稍縱即逝,中島美嘉的演出在〈雪の華〉中落幕,台中山上並未真的下起美麗的雪,不過在她美妙的歌聲裡,這一晚的曲目及演出將成為永恆,像一幀美麗而夢幻的雪景永遠刻在樂迷的腦海裡。

Brian: 🏆 最佳新人獎應該限制在第一張專輯嗎?

臉書連結
葛萊美獎是由錄音學院的會員進行投票,不是台灣音樂獎的小評審團。會員超過一萬人,而 general field 的六個獎項(年度歌曲、年度唱片、年度專輯、最佳新人、年度非古典製作人、年度非古典詞曲作者)是所有會員都可以投票的。要怎麼讓那麼多人願意投票給你?靠知名度和商業成就,也靠人緣與拉票。

​ 但是在美國這麼大的市場,如何能在第一張專輯就做到這件事?原因不外乎:你是天才、你有富爸爸撐腰、你有大唱片公司投入大筆資源。換句話說,把資格限縮在第一張專輯,才是一種不平等。

​ 有幾個藝人第一張專輯能請到 Rick Rubin 或 Jack Antonoff 製作?但在台灣,要請到一線製作人是相對容易的事情。

​ 這是因為美國之大,一輩子也無法走紅的音樂好手何其多,每年都有無數遺珠。但在台灣,某些藝人發了專輯,大家都會認為他們理所當然應該入圍金曲獎。這原因其實是競爭者太少。

​ 熟悉日本音樂的朋友會知道,日本樂團是有分獨立出道主流出道的。也就是說他們很清楚這兩件事的意義和規模非常不同。獨立出道的第一張專輯,很難在品質和影響力上與主流出道相提並論。
我們可以想像這是兩種不同的系統。把資格限縮在第一張,意謂著我們期待藝人橫空出世的英雄神話;反之沒有這樣的限制,表示藝人是可以穩紮穩打、累積到他真正做出突破,而所謂突破就是對於大眾的影響力。

​ 2024 年是任何人用一台電腦都可以做一張專輯的年代(或甚至連電腦都不用)。所以人們應該一直去做作品發表和磨練,還是為了新人資格而畢其功於一役呢?我覺得答案很明顯。也就是,第一張專輯的限制是建立在過去由唱片公司掌握製作與發行的年代,那時大家的起跑線才會比較接近。現在完全不是這樣。

​ 還有,影響力是個重要的概念。正因為好音樂太多,這種追求高度與廣度的獎項,不可能只以審美為依據,必然也會強調作品對於流行文化、時代的影響力。這是台灣現今普遍覺得要「支持好音樂」的思維難以理解的事。矛盾的是,你愈常選出沒人知道的好音樂,愈會讓你這個活動的影響力降低。最終你會達不到原本期望的「讓好音樂被聽見」的目標。

​ 所以我不建議台灣的給獎方式拿來套用在葛萊美上,它不是同一個維度的事情。Sabrina Carpenter 當然出道好幾年了,而且也是主流廠牌的歌手,但從各種指標來看,都不可否認她的確就是現在才做出足以貫破大眾視野的代表作。葛萊美代表的是美國流行音樂產業的金字塔,單單發行了作品,其實是連金字塔的邊都摸不著的。除非你報名的是最佳專輯裝幀……。

Annie Y

我在34歲以前是天天要跟內心那個聲音搏鬥才能活著,從四歲開始。很多年身上隨時帶著遺書,就怕自己那一天拉不住,萬一被拉走了,會讓身旁的人驚訝。即使我根本沒有值的做那件事的具體動機。26歲全人奉獻給上帝後,幾乎24小時都聽着聖經經文朗誦卡帶和經文聖詩就能抵擋那些「聲音」,所以旁人覺得我很屬靈。

我是,因為我一分鐘不能離開上帝,不然我會被拉走。
後來有一次我自己真的撐不住了,太累了,跟上帝說我不行了,交給祢了,然後我放手不再掙扎,發現我沒死,因為我拉不住繩子時,身上早有一條上帝的繩子綁著我,不會被拉走。

那種深刻知道我所信的上帝比一切更大的安全感,讓我當時大哭不已。
一輩子的掙扎,跟「想死」「去死」的念頭日夜交戰的人生終於有了一個解套。
死亡的靈和想死的靈是兩個獨立的,但會交纏聯手的。我是先斷開死亡的靈,後來幾年後才斷開另一個。 是很漫長的故事。

從我三歲我母親就開始真實做動作結束自己,我們家跟這個念頭糾纏很久,也是我後來很留意身旁,特別家人的心理狀態。[我們寫]的內容,根據網路大數據,你身邊你所不知道的朋友,曾經搜尋或密集閱讀相關內容的人,會被主動推播的。

我在臉書上經常書寫,也是知道一定有人需要,不管我知不知道。有時那些得到幫助的人會私訊來告訴我。 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我常這麼覺得,也這麼禱告。願我分享的,上帝讓需要與合適的人讀到。 ♥️

-忘了作者-
身為曾經的經紀人呢,我們有職業道德不會把很多事情端到檯面上來說,可是在這個領域久了,你會明白為什麼有人會流芳百世。台劇《影后》當中楊貴媚飾演的游燕芳決定出國將房子留給多年來照顧她的經紀人壁虎時,那個段落是演的嗎⋯⋯和我認識的媚姐真是一模一樣。

我有好幾次,就像壁虎一樣被媚姐感動到崩潰大哭。
很早以前,我也曾經當過經紀人。後來我的恩師莊永明老師,為大稻埕千秋街店屋90週年舉辦的港町音樂會《薰著茶香的歌聲》,他開出了心目中的夢幻名單要求我去聯繫。從2015年10月17日舉辦過的第一次以後,睽違數年後的2019年,老師特別希望自己的音樂會能夠邀請曾經合作過的國際影后楊貴媚。

「楊貴媚?」我們不解地問道:「她⋯⋯會唱歌嗎?」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老師搖搖頭:「楊貴媚可是以歌手身分考進台視的啊。」

我們另外一個沒敢說出口的是:「老師,人家是國際知名影后了,憑我們怎麼可能請得到。」
籌辦日程緊迫的我們,想當然耳地收到了媚姐經紀公司沒有檔期的回覆。失望但也完全不意外的我,只能如實向莊永明老師稟報,他嘆了一口氣:「沒辦法,她畢竟是很忙很忙的呀。」⬇️⬇️

時間來到了2019年10月20日港町音樂會演出當天,我突然收到了媚姐經紀人宜汝的來電——媚姐竟然正在來的路上!!!我非常非常驚訝:「今天不是滿檔嗎?」「是啊,但是媚姐說工作間有一個小小空檔,無論如何都想過來看看莊老師。」

我瞬間哽咽,瞬時間竟然連感謝的話竟然都說不出來。很快地媚姐坐著保姆車抵達現場,沒有預期楊貴媚會參加音樂會的莊永明老師與與會來賓非常驚喜,全場瞬間掀起高潮!

即便身為專業從業人員的我特別明白,我不能哭,我不能有情緒,我必須要專業⋯⋯可是這一切在媚姐為了莊永明老師排除萬難撥出空檔來露臉之時,我終究忍不住當場落淚了。

「謝謝你特別過來,莊老師會非常開心的。」
「一開始實在真的沒辦法,但是自從你跟我說了這件事以後,我一直心心念念著這件事,今天工作剛好有一個小小空檔,我於是問經紀人,那這個空檔過來一下下可以嗎?」說著她望向經紀人宜汝:「畢竟莊老師那麼照顧我們。」
看到眼眶泛紅的我,媚姐主動牽起了我的手:「這段時間你一定很辛苦,我們大家一起來照相留念好嗎?」

溫子捷 2024/3/11

我是一間小小配樂製作公司的老闆,我想就音樂相關行業的助理這件事簡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寫這個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要站在什麼位置去駁斥任何一方的立場,而是希望能為大家在產業人才銜接上提供一個也許可行的解方作為討論,或許不單是音樂製作也許跟影視相關技術性的工作也有些關聯。

第一,我們得務實的認知我們所從事的行業是相對小眾的工作,所以無論是教育體系亦或是社會上相關行業的交互歷練,都難以提供精確的職場需求與訓練。

第二,我們所處的行業是一個菁英文化的產業型態,也就是說因為這個產業規模過於渺小,以至於能存活在這個行業運行在產業鏈上足以養家活口的人,多半在這個行業裡都有著出眾的才能或是極為出眾的運氣 (比方我本人),也就是你可能經歷了千錘百鍊與種種的磨難,在這個渺小的產業裡淘汰了無數的熱情以後,基於某種理由你在這個產業裡存活下來了,終於見到了那一片小小的綠洲,那我們也可說這是一個歷經大量篩選後萬中選一所殘留下的菁英族群,至於是不是廣義社會上定義的菁英當然就另當別論。

第三,也因為產業規模的大小以及人才產生的機制,一個以英雄主義為基礎架構的行業裡,其實很難有所謂的SOP,也就是每個人所成就的過程有其相似程度,但更多的是不同的性格與機運的組成,這就像是一個復仇者聯盟架構的產業,浩克不會去問美國隊長怎麼成為美國隊長的SOP,美國隊長也不會去請益東尼史塔克怎麼投資理財致富把自己變成鋼鐵人的,整個行業的架構只來自於你有沒有名氣,沒有明確的職等、階級、甚至沒有平均收入水平作為人才等級的架構依據。

綜合上述簡易粗糙的三個觀點,我們得出其一的簡單結論,如果角色互換成一個剛剛想入行的年輕人,他面對的狀況不是我要怎麼進入神盾局工作,而是我該怎麼成為雷神索爾,那想當然爾,成為雷神索爾的條件何其複雜,他再怎樣努力頂多也成為一個瓦甘達的新角色也不會變成一樣的雷神索爾。所以在這樣的產業架構底下,每個不同屬性架構的從業人員所搭建的舞台,都各自有著不同的文化跟作業流程以及工作心法,你跟雷神索爾工作的方式無法互換到浩克的工作方式,浩克生氣可能只會揍你,你跟著東尼史塔克學到的工作價值觀去美國隊長那邊會通通被打槍。

所以我們必須清楚的理解,在因為產業規模的限制下,我們在市場上對人才的需求很難有所謂的通用性,所以我們對於人才的培養成本必定是高的,我自己的經驗是短則一年,真正能在組織技能上的應用與客戶的應對進退符合公司文化基礎的框架,實則要在兩年以上。現實就是藝術的溝通本來就是極為抽象的,如果還要將藝術轉換成一種商業服務,那就是一種極為抽象的商業溝通技能,這個就是我們行業本身最高的門檻。

這些也就是我們必須要認知的基礎,第一產業規模小,體制無法提供每個不同屬性的通用性人才,第二行業商品本身極其抽象,在技術、文化、審美、商業技能、不盡相同的職場倫理,一連串都是抽象且不明確但又極為重要的人才檢驗項目。

綜合以上,就我這幾年也許可能的經驗分享:

1. 強迫自己邏輯化自己的工作內容,依照抽象性分類,從一分到十分,越具象的分數越低,代表在有工作人員加入時首要分擔出去的項目,分到無法分出去的時候就是這個工作人員現下的極限,也就是目前不可替代的工作內容。

2. 假設分級成十個項目,眼下工作人員可分擔的程度可以分去四項,從第五項開始的抽象程度無法分擔,你就要開始找一些工作開始訓練工作夥伴承擔第五項的能力,也有可能不會成功,有些事確實是需要天分,那麼也沒有關係,他的工作價值跟薪資水平就會在他可處理的項目內定義,不是3D球員也可以做好一個出色的角色球員,你也有可能得到一個屬於你的Robert Horry (NBA七個總冠軍戒指的角色球員)。

3. 慎選你的工作人員,以我自己的例子,全公司的工作夥伴都是我自己去找來的,我們沒有刊登過徵才訊息,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認識、以及理解對方現階段的職涯規劃以後邀請來公司任職的,類似的邏輯可以減低很多的失誤率浪費不必要的養成成本,甚至可以在面談時就可以認知對方已經可分擔的工作內容等級。

4. 切勿拿自己的能力、特質、經歷與工作夥伴比較,雷神索爾之所以是雷神是因為他老北是奧丁,人格與成就的形成有諸多的偶然性,無法複製與套用,你只要專注在你的工作需求有沒有被工作夥伴滿足,沒有滿足的部分該如何達成並且盡可能的找尋方法,這個就是一個管理者必須做的工作。

5. 承上,如果你想找一個人幫你,那你就是一個管理者你就身兼了管理的工作,天底下不會憑空掉下來一個人領著少少的錢卻處處符合你的工作需求,那一定是夢。所以我們沒法作夢,只能做好一個管理者該做的工作,不然就是你不適合管理,就繼續親力親為也許是最適合自己的辦法。

6. 人才流動是必然的本質,越是好的人才越有可能流動,你只能選擇你成為市場上最適合他的選擇,但你無法阻止人才為自己做好的選擇。 (所幸我們的行業很狹窄,你光願意提供合法的勞健保就是一個很棒的選擇了)

7. 人才的養成是雙向的,你在養成人才的同時也在養成你訓練公司新進人員的技能點數,你會透過一次次的經驗累積你分配工作的效率跟可行性以及風險的預估能力,你會發現一個新人可上線的速率會隨著你自己技能的成長加快,你對於自己組織文化的學習曲線也會有更多的理解,進而你會知道自己的長處與不可替代處,也會知道不可替代的以外部分需要什麼樣的人來替代。

8. 花錢買的是自己的時間,當你找人來分擔工作也就是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時間餘裕,但是前期所需要投入的就是金錢與時間,這是必然的支出,這會隨著你養成體制的清晰程度逐步縮短,而你就會得到更多的時間。

9. 神盾局的員工也是會變成跟鋼鐵人平起平坐的黑寡婦還有鷹眼 (他們到底有沒有勞健保啊 ?) 是人才、是大魚,就會需要更大的舞台,如果自己無法搭建更大的舞台就寬心的讓對方離開,保持良好的關係成為一種結盟關係的夥伴,過程自己所獲得的人才養成技能會讓你下次更快的找到好幫手。

10. 有人幫忙就代表需要管理,如果當你發現你投入了時間與金錢,卻沒有得到對應的成效,其實就是你的管理工作沒做好,你可以選擇換人重新再來或是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管理,選擇權都在自己,時代所產生不同屬性的人才是自己要去適應,因為時代無法適應你,一切的選擇,都在自己。

希望這些年來的小小心得,能為各位在挖掘人才上有一點點小小的幫助,我自己的公司裡有兩個作曲師、一個錄音師兼製管、一個行政兼出納,我因為他們能有自己的時間陪伴家人還有玩槍,能讓客戶信任我們,能讓彼此在現階段盡可能的圓滿彼此現階段的生活需求,我很謝謝他們。

一點點小小的分享,希望各位也能在職場上找到成就彼此的貴人。

No comments:

朋友回應那句余英時語重心長的提醒(Reply to the shorts of 2025)

← 前文 ← 朋友的回覆 余英時那句話是偷換概念,是主張統一的人要消滅台灣意識,我覺得這一點再討論民主或是意識形態的時候,首先需要公平放在天平上討論的。有所謂「房間裡的大象」的理論,房間裡的大象就是中共政權,但沒有有人願意去[指]出房間裡有這一隻大象造成的壓迫問...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