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4, 2015

過去的事(For Tomorrow)


[明天的事情]
演唱/曲:徐佳瑩;
作詞:葛大為
越是堅信,就越懷疑,這是一個溫柔人的作法。

其實很多我過去堅信的事,現在的我都開始懷疑,再等一個冬天,或許一切都會被我給打翻。想要和過去重新見面,再去問問他們的心情,情緒的事物,事物的核心,停駐過的我回頭,或許他們也向前了不是嗎?

這才是話語真實的目的啊!

Friday, October 23, 2015

奇怪的事(The Odds Happen)

最近去上課,課後總是有比較多的產出,一些廢話與雜感,比起看新聞後產出的東西有生命一點。生命是吃什麼進去,就產出什麼的狀態,怎麼吃怎麼處理也相當重要,同樣的東西,有人花一天消化,有人花一小時。(我想我還是比較適合人與人互動)

幾個月前整理了一下網誌(部落格),很多東西現在的我都覺得多餘,發現情境是人依存重要的憑藉,失去了情境,言語後面少了部分背景,似乎誤讀的機率就加大,所以啊,臉書這類碎碎念的產物還是有一定比例的道理。

Saturday, November 22, 2014

認同的路上(The Matter of Things: 下)

(上篇)希望專業的人,趕緊執行在專業上該做的事,不要害了自己的專業。

我三十一歲生日,我沒有做什麼特殊的事情,只是像往年一樣,在心裡面,依靠著直覺,送了自己一份禮物,一份關乎人生的抉擇。有很多其他比生日更值得開心的事,所以,想謝謝你們依然堅持在自己的路上。

其實還是有做一些很少做的事啦,譬如說,(堅持)去一家餐廳吃飯,在小酒吧一直跳一直跳。

Thursday, October 30, 2014

認同的路上(The Matter of Things: 上)

26三個燈
擁抱差異/ 看見差異 是件困難的事,首先心需自我平靜,(盡量)對萬事萬物平等心。

用這點去看訴求方,與參與討論的反方,就可以發現雙方都沒有做到,所以何來討論與進展。

至於,做到的是誰? 對我而言,沉默的那群人。這也是我喜歡(討論)統計的原因 > 沉默才會有意思 >人是什麼樣的動物的答案也不遠了。

事物與狀態呈現,得一碼歸一碼,事情的先後順序搞錯了,常常就是盲點,亦是偏見。常常覺得現代人其中一個有問題的關鍵點是,「組合」錯誤。把A+b+C放在一起講,以為是前因後果,或是一種對照,便將自己的不滿與心情給投射進去,無法看見真相與聽見邏輯。是A就講A,是b就講b,不是很好嗎?將組合無限擴充,發展自己的版本,我想這就是無法進出故事,人們輕忽「小說」與文學教養的最終結果。

分享二則(Two in One)

大家都臺灣人,我們身後都有很多夥伴,多多走出同溫層,好好監督各個政治人物,有的事就有,沒有的事別說成有。 民主很難,人多嘴雜,學會了抗議,也要記得會沉默與反省。 選舉結果出來了,很多實質代表的政治意義也出來了;從投票也看得出,民眾是看得懂,也有在識讀的...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