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1, 2023

(經濟學) 3nd. #毛邊

職人的養成是 傳承的, 是延續的,如果流失就是文化的底蘊、內化的精神。默會知識是種毛邊,要看得夠多,感受得夠多,要的不是完美,而是人與事物的心靈相通。這可能是經濟學未來也無法計算,再大的商業規模也無法理解的。
我們的世界正逐漸轉變為一個重視高人性的世界,產品的設計與文字藝術將成為勝出的關鍵。…重視智能與精神情緒的平衡發展。我們亟需保持這個平衡:高人性與高科技。世界愈是科技化,我們就愈需要藝術家與詩人。 -p.132 《Mind Set!》(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奈思比(John Naisbitt)
袁瓊瓊  2019年5月18日 23:30 ·
#毛邊
有一年做台北電影節評審。大家都給高分的一部影片,當時也擔任評審的姚晨說:她沒法說這部片不好,可是總覺得「沒有毛邊」。

她話裡的「毛邊」,當下一聽,覺得好準確。因為,沒錯,這部片非常非常周整漂亮,幾乎可以稱之為完美。但是,似乎有什麼地方讓人難以滿足。你沒法說它不好,因為無缺點,但是也沒法覺得它好,也因為「無缺點」。(這片後來理所當然的得了獎)
無缺點,或說「完美」的問題大概是乏味。因為無可挑剔,引發不出任何思索或情緒,於是就:「很完美」,蓋棺論定。一樣東西完美了。也就結束了。

毛邊就是「不修飾的部份」。這不修飾,某程度可以說是創作者的最高境界,那是自身渾然天成之後,隨意揮灑,不介意錯漏或歪斜醜陋。不周整或醜陋可以成為一種美,是因為內在飽滿。那迸發出來的生命感強大到超過一切。最好的書法多半不是四平八穩的,外行有時候真看不出學問在哪裡,例如蘇軾「寒食帖」,不拘章法到字團在一塊,但就是那樣肆無忌憚,可以感受到蘇軾揮筆時,那種不想修飾的心情。

「毛邊」而能成經典,那是要「厚積薄發」的。要有那樣渾厚的底子,才能怎麼做怎麼好。我近年來不介意許多事情。甚至文章發表時被排錯字,也覺得無所謂。總覺得文字裡意思講清楚了,一兩個字的誤差不至於造成偏差。

這不介意究竟是年紀大了發懶?還是某種「開悟」,也真的很難說,不過,至少表現我是越來越能接受一切的「毛邊」。

忽想起張愛玲一篇短文,寫她買菜。賣菜老頭秤菜時,用嘴叼著盛菜的提袋把手。付了錢,接過提袋時,她感覺到把手上小販的口沫濕濕的,而並無不快感。張愛玲寫說:「感覺自己好像有了一點進步。」(憑記憶寫,字句可能不那麼準確)

那小販的唾沫就是「毛邊」。是實實在在的生命情境。

民主下的經濟

2021.3.28 

很多人不懂歷史的感覺,卻喜歡刷存在感;不懂專業的感覺,卻喜愛評論/引用時事;無法理解孤獨的感覺,卻懂得孤芳自賞;不懂愛的感覺,卻愛顯示寂寞難耐…

「感覺」像是營收,希望上看、創新高,不宜減少或修正,虛報也無妨。「現代」的概念很流行,「流行」的概念很現代,卻都只是一種「集體催眠的感覺」。混亂不堪的價值不但洗劫社會的共識,更沖刷對未來的想像。有時甚至都分不清楚教育體系是否還有維持住教育的本意。

我想這就是「自由」的真意,就是「民主」的真意。

市場是「公平」的,不公平的是人的勤奮、資質有差,找不找出好產品,用不用對好方法來買賣。人們的心與心是會相互對映的,人們透過資訊/經濟行為悄悄地、緩緩地(或許有人覺得是迅速?)連結在一起。「經濟學的一部分是心理學,是眾人每分每秒的勞務與交換,集合成數字。」(-〈經濟學1st.〉) 一個企業或是國家,乃至個人的營收除了時間與付出,不能忘了心理/心靈在其中的參與。

人們的感覺確實不是營收,但自由與民主賦與「感覺」這樣神聖的旨意。人們可以因為工資不夠而不努力,人們可以因為比較而有傷害,人們可以透過各式管道取得滿足心靈卻不是從工作,人們的感受可以優先於許多事物。唯市場是「公平的」,「感覺」背後要有相襯的歷史、專業知識、甚至是愛才能創造共榮的家庭社會與國家。 -註1

「感受」是資訊的第三維度

買家與賣家之間不存在競爭關係,但買家與賣家之間的感受就難辨識其關係。
元毓 4月15日下午7:23 ·
之前在口罩經濟簡易分析我談過,類似流行病疫情這種重大客觀侷限條件改變時,需求曲線可以快速向右上方移動,這時候整體市場會變成俗稱的「賣方市場」 -- 賣方比買方強勢。

賣方不但可以減少廣告費用,甚至會由買方負擔廣告費用 -- 買方們奔相走告詢問何處有貨可買。(以下略,…)

要更進一步了解這層經濟學關係的轉變,我要再次推薦我舉過的經濟學大師張五常知名論文「蜜蜂神話(The Fable of Bees)」:
"此文調查華盛頓州果農與養蜂人之間複雜的契約關係,證明傳統經濟學的外部性成本、外部性利益理論壓根只是一群象牙塔學者對真實世界無知所導致。
傳統經濟學認為養蜂人佔了果農便宜,免費從果園的花朵中取得花蜜生產蜂蜜,政府應該介入,扣養蜂人稅補貼果農;反之,果農也佔養蜂人便宜,享受蜜蜂授粉服務卻沒付費,政府也該介入,扣果農稅補貼養蜂人。對嗎?

張五常實地到盛產蘋果的華盛頓州調查後指出,真實世界是:有些植物品種,需要蜜蜂授粉但是產蜜量低,此時果農得付費購買養蜂人的「授粉服務」。有些植物品種則是不太需要蜜蜂授粉,但產蜜量很高,這時候是養蜂人要付費給果農「購買花蜜」。更多植物品種,開花初期與末期,對授粉的需求與產蜜量都會變化,這時候果農與養蜂人就有複雜的契約安排,用月結的方式來結算究竟是誰要付誰錢。

張五常甚至直言:果農與養蜂人之間甚至有「仲介」在安排媒合,而果園附近的公共電話亭電話簿中,就有這些仲介的電話廣告刊登,可供諮詢。傳統經濟學家壓根沒去過一次果園,只是在辦公室裡幻想,幻想出外部性理論。

此文另外一個重要的意涵在於A相對於B更有價值時,AB互易時存在價差時,B要額外付費;反之亦然。這是個淺顯的道理,但偏偏很多人忽略或故意忽略。"
從蜜蜂神話一文我們亦可推知,需求曲線的變動不僅僅是影響了市價的釐定,甚至可以顛倒買賣關係;其實背後「交易費用的分攤」也會隨之決定。

故真實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市價雖無變動,但交易條件改變,如付款方式、付款期限、風險移轉(FOB轉為EXV或DAP)、保固條款等改變,都可以探知真實需求與供給的變化。題外話一句,許多表面上看似搭售的安排,實質都只是反應需求供給變化。

作為交易費用的一種,廣告費由誰負擔自然也適用同樣的經濟學定理。只是一般人不習慣「買方負擔廣告費」的現象,但想深一層,常見的求才廣告就是一種買方負擔廣告費用的安排。

因此我們可以說:
在全世界因COVID-19疫情需要各種醫療資源孔急,需求曲線極端地移到右上方的此時此刻,還需要廣告「Taiwan Can Help」,經濟邏輯來看很可能只代表:「Taiwan is helpless」。
但這句話「Taiwan Can Help」是廣告,可以是受眾的感受,不論是內宣或是外宣,都僅是在加強一種「映象」或是未來可能代表的「毛邊」,不是在討論實質(關於廣告/宣傳的經濟學我讀的不多,有錯誤請指教)。

又例如「[電影]熱銷這種事本來就不是故事說得好聽就行。與其他同檔電影的交會、社會的脈動與氛圍、電影人的共識與分享…如此種種都不一定是分析出來的,有時文藝片也會有現象級表現。」(註1)通常愈熱門,這時候就愈會投放廣告,需求曲線也是「移到右上方的此時此刻」,這樣的廣告費用也是由買方買單罷。

所以臺灣在疫情爆發之際廣告「Taiwan Can Help」這件事情上,如果廣告效益有成,那麼就代表著世界未來會買單臺灣在醫療與公衛上面的成就與輸出,那麼也將是「買方負擔廣告費的現象」。

民主下的經濟(二)

臺灣民間的投票除了每兩年政治人物的投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投票。我們投票決定了歌手的票房,可以開幾場演唱會,多久開一次;我們投票呈現在高山地區山屋的住宿率,中籤的機率,每個人在山徑上的問候與提醒形成登山者的文化;我們投票決定了大眾交通的營運與發展,抑或道路的連通與擁擠等等。

換個主題討論,環保容易被視為一個假議題。因為環保看重的不是現在此時此刻的邊際效益與成本,環保關心是更大範圍的邊際,數學或是統計的空間與時間都將更廣且深遠。現代事務太多過於方便,以至於人們一有改變就很多意見。如同電力或是網路臺灣現在是便宜的,如果哪一天要用超過付擔的代價來取得時,才可能連基本作為人的想法拋諸腦後。

可能將所有價值全拿嗎?

沒有一種文化或語言該被漠視,然而人性是從眾的,人們想要交流,在通俗與獨特/有之間,在創造與抄襲之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性,是生活與工作造就了我們生命的毛邊,就像是我們在數位時代使用的字体與軟體,我們是順應著它們的本質在行事,才得以便宜行事。
「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一小說《三體》
可能永遠不會有眷養所有價值的平衡方式,因為語言與民俗就是一種族群長時間投票後的體現,會有每個區域的特色與長處,或許就像葡萄酒的「風土」,是根深蒂固地寫在某些基本的條件上。除了愛之外,我想不出突破傳統經濟學規範的方法,…
經濟學的毛邊,或是關於經濟學的毛邊,我覺得這是去思考經濟學的好方向,像是wsj這篇討論電動車的報導

-註1:〈民主下的經濟(Conclusion)〉  -註2:〈流行文化之我見〉

No comments:

故事們(拾參:Musik)

專訪金曲獎得主、黃綺珊專輯《小霞》製作人秦四風 2022-04-20 00:45:56 發表| 來源:網易音樂人 小霞(黃綺珊)是野生(Live)歌手,我們都是野生(Live)的音樂家,有實戰的能力。我們就商量回到那個復古的時期,回到了一般酒吧的配置——...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