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看事情,都是往焦點去看的。例如:各個媒體選擇一個焦點,經過放映慢慢地看出群眾關心的是哪一個,觀點就會調整,越來越趨同,只是現在資訊交換的速度相當的快,再加上品味是相互影響的,所以幾個小時過後就讓人誤以為大家都是抄來抄去的(當然有新聞就是用抄的,沒在選擇觀點的)。
但往往大家關心的焦點卻不是真正的重點,那個焦點太小範圍了,什麼都沒有討論到,但一個五分鐘的新聞似乎能交待的就是有限。
人們如果要成長,是要看全面的大面積的,這是我覺得大學時期應該要養成的能力,簡單地說,也許就是獨立/合作做報告的能力。....
當然,往細節鑽研也是一個方向,這兩件事實看似相反,實則要一起積累…(在這不細究
=中間(In the Middle)=
我常常在“中間”, 這是最近的感慨。
分手情侶的中間,爭吵兩人的中間、投資者與創業者的中間、館員與資訊人員的中間……之類的。常常會發現一個事實是,他們都無法站在另外一邊。如果你選擇站在中間,而且很堅定地站著,那麼你會發現你的存在,像是一場二元觀點的戰爭,或是一種不得不的占位,以免天秤的兩邊有一方先行傾倒。
通常如果我經歷過的事,我是有立場的。因為經歷過,所以大致上了解雙方在思考些什麼,選擇站在中間的話,最重要的是「見人說人話」!
說完一邊的立場,再說說另一邊的,也許最後大家的位置還是一樣,但至少天秤可以平衡。最可怕的是,對話者想要得到的不是理性與感性的產物,而是「我就是獨一無二的正解」,那表現出來的可能是 「我知識淵博,很多東西都可以討論」、「我經歷過很多事件才得到我現在的結論」、「我所在的位階你無法達成」(Anyway,那就傾倒向他啊,他需要什麼給他什麼,等到他死了,他就真的一無所有(開玩笑的啦 XD)等等,以自己(讀過的書)為前提的發言。
如果只讀自己讀過的書,只談論這些書的範圍,我們說這種人是什麼?
人也像一本書,兩人的愛情更是如此。你可以想像兩本書沒有交集的狀況吧?
選擇在中間還有很多難處,所以能夠輕鬆選擇時,我就會輕鬆。再者,對於這個世界,我可能只適合當一位反映者,一下子要處理兩人稍嫌對立的觀點,不僅傷腦傷身,最後還可能傷心,避免觸景生情,除了家人的事,我真的少接觸了。
「一朝被蛇咬」大概就是現在的我罷。
很多他人的感受我都不再深入,聽聽故事就好。
畢竟還有好多事/問題/大哉問值得去想。
=嚴肅地想=
有些事情你就是要嚴肅地想,認真地想,當作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在想,看看你會怎麼做決定。
我明白舊事/惡夢縈繞心頭的感覺,你總是會害怕自己是否成為那個你不想成為的人,很抱歉對你苛刻了,你也許就只想好好地不發脾氣地渡過餘生,但我不想讓你就這樣過去,抱著你小時候的惡夢就這樣死去。
人生的很多問題都是關聯的,先有了A問題,才有了像A的問題,都是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你放著自己的心輕鬆不面對,就可以好好過完餘生的,只不過看老天爺要不要提醒你,用什麼方式提醒你罷了。也許就說我的不是吧,我早就無所謂了,因為在外頭我已經被人說成那個完全不是我的模樣了。
希望你有能力去面對,然後真實地放下,重新找你失去的童年,得到真正的快樂。
可以過去的,只要你有心面對,不論過了多久,會過去的;不去面對,到了真的心老了,一切就晚了。
我常常在想,也許孩子不過就是出生來解決家裡的問題,有些孩子成長了,有些放棄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人需要處理的狀況都非常不一樣。
既然決定結聯理,也在這段不算完美的關係裡有了「產物」,那麼「產物」多多少少對於過去所積累的事實會有所感應與回應罷。我是有點一廂情願地這樣相信的,這個想法讓我還願意繼續溝通下去,將問題一一解鎖。
=混亂價值=
有人把簡單的事誤以為困難,有人把困難的事誤以為簡單
這樣的混亂價值與錯誤類比,是我討厭"現代行銷"的原因之一。
#thatsWHYIhatemylife
看見黑影就開槍,把本來寂寞的事說成是孤獨,本來是歡樂的事說成是極樂,那麼愛還是本來的愛嗎?本來的專業還是本來的專業嗎?
有些時候不是我故意把氣氛搞"薑",也不是我問錯問題,而是對方心裡有個(核心)問題,不過,那都是對方的功課了。我本意不是那樣,我也無意嚴肅,充其量我只是個有問題就問的人。
例如很多人講多元成家, 有人會贊成,但他們的行為之中,看不出來。即使通過,也是假象。 路還很長吧
=基本=
基本下,我不太分享這類的文章,因為我還滿幸運的是,我知道需要的是什麼,而且我身邊的朋友也大部分是這樣的人。也許說錯了話,許錯過願望,但大家都還是在人生的路上不留下遺憾。
(另外)也許對於某些人而言,去到澳洲或是其他重大選擇是 人生的B計畫,但選擇了就該用自己最大最多的力氣去完成,不是嗎? 也許你生存的方式沒有人懂,但千萬不要因為別人不懂,就放棄了自己,與自己的初衷 (不過我們每個人一定會遇到有些人的初衷就是一坨屎,但漂亮話/場面話還是要說一下的,這不是虛偽,而是一種無奈)。
剛剛隨口問一個關鍵的問題:「你想方便別人,還是怕自己麻煩?」。
就點出問題的核心理念了,一件事會讓人反感/生氣/無法面對,一定是有一個關鍵的問題要問問自己,問問自己要好,不是去問問別人。
自己過關了,好過了,一切就會順心。
改變的不僅僅是自己,自己的心境,對於人事物的處理也就更寬心,路更廣。
(It's quite hard to translate to English)
#thatsWHYIhatemylife : 心情不平靜時,就會遇見不平靜的事,加深不平靜的攪動。
=理想的境地=
或許,每個人心裡都有個理想的境地/境界,但那會是一個完全自由的社會嗎? 那會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沒有差異的環境嗎? 那會是什麼樣的經濟模式? 如何才能算公平正義?卻又不似 劫富濟貧 或階級不流動 ……
有些我有答案了,有些我沒有,所以我才會這麼努力的去實踐我小時候沒有夢想/規劃的自己。
是的,如果,真的實踐了,我決斷不會跟人分享 那是我夢想。
It's not a dream for me. It's just some questions I usually ask myself. Then, I think maybe I'm the answ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