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0, 2014

為什麼我常常只是討論戀愛這件事?(Why just love?)

night ball
你談過戀愛嗎? 你明白在戀愛之中用力捍衛的初衷最後會變成什麼嗎?我覺得生命有趣就在於,人需要的其實還是只有eat, pray, love。

最近,又發生一次很嚴肅的抗議(服貿協議),連學生也坐不住了。

但就像戀愛中的每一次的衝突,有誰在不溝通中真正的聆聽了,有誰在不服氣當中看到了願景? 也許你會說抗議者都願意聆聽,是政府不願意聆聽,那麼你真的沒有戀愛過,或者從戀愛當中完成應該學習的。也許你會說政府的願景有洞,是抗議的堅持才有理,那麼你真的沒有戀愛過,或者從婚姻當中明白什麼是「牽手」。

幾次戀愛後,我明白一個道理,相愛是為了完成自己,我們都只是藉由"愛"這面無所不在的鏡子去映照真實的自我。…最後,我的結論是,先完成自己,才能在愛情當中給的完整,所以我和他分手了。而且這次不一樣。我不再作一個念舊的人,我不再去相信這個人未來有機會。我跟其他有保留連絡的舊情人都傳達了這樣的訊息,因為我終於明白該把「所有的愛只給與我一起的人」。 -2013.2.3 過了一年了  — 覺得被愛。

事物的道理是,一環扣一環,怎麼開始,接續就會怎麼回應。業障要消除,就只能冷處理,除了低眉,其他能做的少之又少。

每個人都只是每個人的鏡子與影子,只有菩薩才會是每個人的鏡子與影子。看見其他人,其實都是看見自己。

最後,如果有心,讓我們一起eat, pray, love。
至於,新聞就隨風而逝,低眉也罷。如果真要參與,請見以下指導方針:
新聞之於心智,猶如糖之於身體。新聞讓人胃口大開,易於消化,但長期下來卻極具破壞力。

 遠離新聞有許多理由。首先,我們大腦對於駭人聽聞、令人震驚、攸關個人、瞬息萬變的刺激,會產生高度異常的反應;而對抽象、複雜且有意義的刺激,反應則異常地微弱。…商業模式的運作是:當買主確定廣告會被閱聽者看到時,才會在「新聞馬戲團」上花錢。其結果是:智慧性、複雜看抽象的消息與背景資料,被有系統地淡化處理。…

 這樣新聞消費的結果是,我們的大腦帶著一張錯誤的風險地圖四處走動。新聞消費完全錯誤地權衡問題,他們在報章上看到的風險,並不是真正的風險。

 第二,新聞是不重要的。…在現實中,新聞消費不會提身競爭力,反而使人們的競爭力處於劣勢。如果新聞消費真的能夠讓人獲得提升,那麼記者早就穩坐收入金字塔的項端。

 第三,浪費時間。…試想一下,平均每個小時有十億人同時在收看孟買的不幸事件,…一小時中有十億人分心,就有十億個小時注意力被分散。

 - 〈新聞錯覺〉《行為的藝術》by Rolf Dobelli

No comments:

故事們10(Story:必備信仰)

家事它會不斷增生 也會不斷被消滅 by 背包ken 有網友抱怨「做家事都沒被看見」 我想原因是,家事是動態的,它會不斷增生,也會不斷被消滅 ​ 以至於,另一半若是每天固定時間進門,會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怎麼有種老高要講時空悖論的感覺..........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