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分享在開咖啡遇到的客人有感:
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這種一生的主題,千萬別當成客題。但如果很內耗,沒辦法對自己有耐心與操守,或許可以考慮別人的建議。
我
別人(自己)的先入為主或洞察先機;相由心生或 「相」由心生;這其實都在一念之間,是個人經驗,也可以是鬼故事。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這種一生的主題,千萬別當成客題。但如果很內耗,沒辦法對自己有耐心與操守,或許可以考慮別人的建議。
related to:
-只是片段就否定的話(For the Past, To the Future)高雄
回顧到第一次去高雄拜訪政毅的照片,那時候我是很清楚感受到我與高雄有緣。離開是為了回來;回來是為了離開,之後搞不好還有機會在高雄長住。
就像我回到了臺中一樣,也是覺得有緣份未完。
海岸線
前任們與大部分認識的朋友對我而言不是平行線,像是交插線,只(密集)遇到一次而已。有些朋友才是平行線,隔一個月或是一年打一次招呼/互動。而某些大人物是地平線…真正關心我的,看完我脈絡的人不多,但偶爾還是會穿上新鞋去交交新朋友,開拓視野。
但其實都是海岸線…,我們都會相見的,以某種方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