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4, 2024

故事們(十二:你好嗎? Thank u, Next)

靜心的整個目的就是找到內在的引導。一旦你找到內在的引導,靜心也就不需要了,那麼就沒有什麼事是需要的。你的眼睛已經睜開了,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完全自發地過著你的生活。你可以完全不必依靠記憶系統,如此一來,你的回答將會是真實的反應。

固定式的反應來自頭腦,真實的反應來自最內在的核心。 --《奧修語錄》

To Find the Rights

人的情緒、接受到的壓力、所走過的故事是會循環的,除非看到對照,經過省思,突破結構,找到新的觀點、更適切的處理,得以訴說新的故事,即便是細微的更動,那也是人生的新篇章,乃至於人類的和諧,群體之間的和解…
Wish we all have justice, find the rights, and play a joyful song in our everyday life.

姜學斌醫師

1. 腦筋急轉彎2(InSideOut2)是沒有壞人也沒有好人的一部電影:因為情緒沒有好或壞,所有情緒都是真的,不會因為你是否承認而消失不見。對於情緒,我們的選擇只有接受或否定。否定了自己的壞情緒,或是培養了更多的好情緒,並不是零和關係。有足夠的快樂,是無法抵銷相對應的哀傷,頂多只是轉移。我們終有一天,要處理所有的複雜的情緒。而那些情緒,說實在話,都是會了保護你,才存在的。因為憂鬱與焦慮,我們才會更珍惜與謹慎。

社交情緒、突觸修剪、信念系統…

2. 第1集的Anger, Disgust, Fear, Sadness與Joy,原型是初級情緒(Primary emotion),指的是人類與生俱來就有的情緒,不需要學習,也不需要理由的直覺感受。根據研究,大概2-3歲的孩子,就會開始出現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也就是我們出現初級情緒後,摻雜了社會情境、自我信念與過往經驗,浮現出來的情緒,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社交情緒(Social emotion),也就是,你意識到他人存在之後,才出現的情緒,你會尷尬是因為在意別人的評價、你會嫉妒是因為別人有了你想要的、你會焦慮是因為你害怕一旦事情搞砸之後的代價。因為有別人,因為你在意別人,才有這些社交情緒。這也是為何《Inside out》在第2集出現了Anxiety, Envy, Embarrassment與Ennui的原因,因為青春期是一個我們開始大量意識到他人評價,並且將同儕認同當成自我肯定的養分的階段。

3. 為什麼按下了青春期(Puberty)的按鈕,腦袋就開始大改造呢?這就是突觸修剪(synapse pruning)。我們的腦袋,成長速度最快是在5歲之前,大腦90%的重量會在5歲前長出來,也就是早期療育為何重要的原因。進到兒童期後,我們的神經還是會不停的新生、連結、微幅修改。到了青春期前期,會開始「大掃除」,把一些很少用的神經迴路給「剪掉」,以製造出一個更有效率的大腦迴路,被科學家稱之突觸修剪。根據統計,某些腦區甚至有50%的突觸連結因此就消失不見。這也是為何會有「青春期情緒風暴」的原因,因為只要修剪掉了不該節省的迴路,可能腦袋就會生病,變得更敏感更沒有效率,這,是成長必經的破壞過程。

4. 當第一集的初級情緒,被關到玻璃罐的時候,Fear非常焦慮地說了:「We are suppressed emotions!(我們是被壓抑的情緒們們們!)」這邊要談到一個重要的心理學觀念,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為了應付那些我們無處安放的情緒,我們會無意識的處理情緒。值得特別說明一下,潛抑作用(repression)與壓抑作用(suppression)是不同的:潛抑是指把不容存在的慾念或令人痛苦的想法與感覺,不經任何處理就排除於意識之外,並壓入潛意識的過程,那些東西不會被遺忘或消失,而是在暗地裡不停影響我們的行為;壓抑是一種有計劃的自我控制過程,有意地去避免想些什麼。也就是,Riley在這個時候,是有意識地把過往的情緒處理掉,她其實是清楚自己的情緒是被自己壓抑的。

5. 為何Riley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呢?因為她進入了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人生八階段理論當中的青春期時,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克服對於自己的角色混亂。青少年青少女不再透過父母或是師長的認同來餵養自信,而是透過同儕的肯定與變成自己的模範榜樣(Role model,也就是裡面的酷酷紅髮隊長),藉由解決「我是誰?我活著有存在意義嗎?我能成為什麼?」等等社會認同的舉動,來行塑自己。這也是為何第一集最重要的家族島(Family island)在最一開始會縮到很小的原因。(所以如果要拍續集,可以一路拍到終老,至少可以有5集以上,蚌蚌)

6. 青春期是形塑自我(Self)的重要時間,這個故事想要處理的最重要議題是,到底要成為真我(True Self)還是假我(False Self)?這是Winnicott提出的理論,我們應該要忠於自己的所有感受,不在乎他者的意見;又或是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朋友所謂的好伙伴、學長姐評價裡的聰明乖巧後輩、長官心裡的好下屬?那個是理想的我、虛假的我,或僅僅是武裝的我、防衛的我?Winnicott認為,這一切要回到嬰兒時期的根源,我們有沒有被一個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允許並接納甚至愛所有的自己。

7. 為了要討好其他人,取得令人稱羨的社會角色,第2集的主角變成了由阿焦(Anxiety)來掌管行為的控制台。那焦慮究竟是什麼呢?感受情緒之前,你要學的,是命名情緒,這樣情緒才有了共同的語言,才有機會被更多人(包括自己)整理與因應。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定義,焦慮是一種感覺到緊繃、擔憂的念頭與相關生理反應,如血壓的升高(Anxiety is an emotion characterized by feelings of tension, worried thoughts, and physical changes like increased blood pressure)。焦慮與恐懼(fear,對,就是紫色的蚊子先生)不同,焦慮相對於恐懼,前者針對未來、後者針對當下,前者是對長期的廣泛的威脅之想像、後者是對明確事物與特定威脅的短暫反應。

8. 什麼時候是病態的焦慮呢?有一幕Riley坐在處罰區,阿焦如同橘色風暴一樣的快速活躍在控制台,Riley開始出現冒汗、心臟不舒服、呼吸變得淺快的生理反應,對,這時候要出現的,就叫做恐慌(panic)。焦慮到極致之後,可能出現的反應就是恐慌。根據DSM-5的定義,突然出現下面13個症狀其中的4個以上,並且在短期內達到高峰,就可以定義成一次恐慌發作:心悸、流汗、發抖或戰慄、透不過氣、哽塞感、胸部疼痛不適、噁心或腹痛不適、感覺頭暈快暈倒、冷顫或發熱、感覺麻木或刺痛、失現實感或失自我感、害怕失控或快瘋了、害怕即將死亡。

9. 其中有一幕,是睡覺前,第1集的情緒們以為要休息了,結果卻還持續白天工作的狀態,然後阿焦跑到幻想區,巡視焦慮繪畫班(根本就是Pixar的寫照)的狀況。這裡有2個腦科學的知識:其一,焦慮最容易出現的時候,是躺在床上準備入睡,可是還沒睡著之前。這時候,往往會出現許多預期型的焦慮(anticipatory anxiety),為將來準備許多說不定根本派不上用場的劇本;其二,我們終其一生,睡眠時間在生理構造上、天然機制上最晚睡晚起的時候,就是青春期(NATURE REVIEW的論文附圖在留言),這也是為何我們鼓勵青少年不要太早起床,很多國家甚至在國高中沒有早自習這回事的原因,因為睡眠是幫忙整理白天記憶的重要時段,沒有良好的睡眠,就沒有穩定可靠的記憶,也就是,睡不好,你白天念的書,醒來就忘記。

10. 從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長出來的自我,究竟應該挑選我們想要的、還是應該擁抱所有的?原本Riley習慣處理記憶的方式是,把不重要的記憶拋在腦後(真的是拋在腦後),甚至壓抑或是假裝不存在。最後一幕,樂樂把所有過往初級情緒自作主張丟掉的回憶,全部沖刷到潛意識的流動裡,再度形塑出一個充滿各種色彩,卻也矛盾與衝突的自我,然後,家族大團圓,所有的情緒彼此擁抱,擁抱的正中心,是那個複雜的嶄新的自我。所有的我。不論好壞,都是我。

0. 我常常跟來就診的人說。成長是一種,慢慢瞭解你自己,學會不批評你自己,並且接受自己,如果有機會,重新愛上自己的過程。很多時候,你會突然驚覺,真正的你,或許不如你想像中的那麼好,你會有邪惡的、自私的、醜陋的、充滿慾望的一面。你要去擁抱所有的自己。這不容易。就像電影中,我最喜歡的是這句台詞:「或許這就是長大時必然會發生的事,你會感到快樂變少了(Maybe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Grow Up. You Feel Less Joy.)」。因為你的眼界不一樣,因為你的目標不一樣,因為,你不一樣了。殘忍的是,人會成長。

我只是 不小心把生活過得太認真
是時候 要學會交出我一部分
-〈直到有人〉/陳信延

一位藝人的故事

by 畢明
Chandler,是個人物。
他和Joey與Ross那麼不同,《Friends》之中他總有一份黑色湯底。他的幽默縱使輕,如無物,還是黑色的。 可能是屬於Matthew Perry本尊的。
一個不快樂的人。
快樂就不會酗酒、濫藥、內在自我形象低落。

他的自傳告訴了大家很多,從小就感到強烈匱乏,自覺被父母冷落,得不到關懷注意的滿身荒涼。還是嬰兒,只有30日大,剛滿月吧,他從那一天便開始接觸安眠藥。

從初生不久的30天大,每天被餵,吃到60天大。那BB,半生都在吃一隻叫Phenobarbital的藥,用來治失眠、焦慮症。醫生給他父母的,那時候他是個愛哭鬼,老醫生處方了,父母也不多想,這和他長大後的狀況有沒有直接關連他沒有說,亦沒有怪他的父母。

但這不是我想說的,我想說的是Julia Roberts。
他們曾經熱戀過。其實也不是什麼秘密,後來又有點變成了荷里活傳說。
吊詭的是,今天是Julia Roberts的生日。

世事。
我很記得那一集,Julia Roberts上《Friends》客串,大佬,超好睇,勁搞笑,兩個人火花四濺,原來已經戀愛了。難怪,真火來。我還是後來才知道的。
每年SuperBowl都是全美盛事,那時的《Friends》、90年代中如日中天,差不多是全球性的。找一些電影明星去客串是常態,那時Julia Roberts紅得發紫,監製想在特別的超級碗「大時大節」找到她客串一下。

她的回覆是,客串可以,唯一條件是她的角色「必須和Chandler的故事線發生關係」,Perry自豪的說 “only if she was part of a storyline for his character, Chandler Bing”。那時,Julia Roberts算the American Sweetheart,Perry也未嘗不是the Golden boy。

受寵之下,也為咗部劇,他送了三打玫瑰、又親自寫了一張可愛小卡給Julia Roberts,極力誠邀她演出。
然後,他們展開了長達三個月的「傳真機每日調情多一些」。

每天,他都會守在調情傳真機旁邊,每日至少三至四次,看那部小機器緩緩吐出紙張,等她用文字和他玩愛情捉迷藏。Flirts真是最好玩的遊戲,如果你有心,對方有意,大家又懂得。
女方問他:‘Why should I go out with you?’ ,然後整個《Friends》的writers' room 會群起合力幫他一起答。

然後,浪漫情趣調情傳真,變成了長3、4小時的電話粥。
那是沒有智能電話,沒有互聯網,沒有即時短訊的年代。

再然後,有一天,Matthew Perry去應家中門鈐,開門,毫無準備下,站在他面前,就是如假包換,率性敢愛的Julia Roberts來了。
她之後參與了《Friends》的演出,哄動一時,二人之間的電光火花,出晒煙。原來是真的。

她上《David Letterman》的節目,還甜蜜蜜又神采飛揚地公開承認二人相戀。
但很快,他提出分手了。

不是不愛,是怕失去,他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位女神。他不敢相信,不敢愛,唔敢要。
“I was not enough; I could never be enough; I was broken, bent, unloveable. So instead of facing the inevitable agony of losing her, I broke up with the beautiful and brilliant Julia Roberts”。

一切都是他自己講的。一個悲劇人物,終身都在演喜劇。
湊巧,他走了的今天,是她生日。
願每個人可以力敵自己心中的惡魔。

強出頭與孬

陳樂融自選輯 2024年7月4日
孬人不會覺得自己孬
覺得別人是強出頭、愛現、自私

強出頭的人不覺得自己強出頭
覺得是别人孬、冷漠、自私

真正持守中庸之道的人
把孬和強出頭都看在眼裡
卻被兩邊同時認為牆頭草
自以為是、自命清高丶自視優越
還是,自私

相對的情緒

後天養成價值,先天是情緒。
「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也就是我們出現初級情緒後,摻雜了社會情境、自我信念與過往經驗,浮現出來的情緒,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社交情緒(Social emotion)」

(純粹的)情緒會被故事給攪擾,與人物作對照與省思,而一連串的選擇與抉擇在我們成人之前。
情緒會影響情緒,價值會影響價值。
「價值觀如同形容詞,是個相對值」,「我們知道所有的形容詞都是在一個相對的位置上。…換句話說,所有的形容詞,是可以不存在的,如果我們把外在可以比較的東西拿走。」
「只是有時候某個形容詞過於主流,讓人誤以為自己的是弱勢。
只是有時候主流的形容詞不夠尊重人,所以他搶走了所有資源。」-〈固定的位置〉

拿掉外在(價值、評斷、比較),情緒其實可以就是情緒。或許我們是先認識了情緒,才曉得了自己。或許我們多識得了情緒,就會看見更豐富的世界,不見得更好但至少體驗過。

變與不變

「變」了情節、情緒,「變不了」情感、性格。
變了建物、建築工法,變不了什麼是美的建築。
-〈變與不變 II〉
今日的高,可能是明日的矮。今日定義的暴君,可能在昨日是雄才大略。社會還在走,國際的衝突與平衡也持續上演,真正影響明日的發現與發明,就像我們心中的善念也都默默在進行;無時無刻的變,不僅要靜下心來反覆思量,更要去聆聽自我心中的「不變」,那個定心的自己。

「你好嗎?」我會一直問下去,直到有天我聽到了你的回應,以你的名字。

1 comment:

閔衛(mingway) said...

家庭劇本 /洪仲清
「家庭劇本」(family scripts)概念是由心理學家約翰.拜恩霍爾(John Byng-Hall)提出,指的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所觀察和學習到的行為模式。這些劇本無處不在,從用餐時應該遵循的規範、如何與人交往、在不同年紀該有的行為舉止,以及因應重要問題的態度等等。

拜恩霍爾認為人們主要會遵循下列三種劇本:

■ 複製劇本(replicative script):我們從家庭成員身上學到的行為模式和信念。
■ 即興劇本(improvised script):當我們踏入一個全新領域,為盡快適應而產生的新行為模式。例如新興技術的問世,促使我們必須學習一種與世界互動的新模式。
■ 矯正劇本(corrective script):當我們有意識採取與過去不同的行事方式時,因而形成的新行為模式。通常是因為我們不滿意現狀,或希望能解決過去因循劇本而帶來的問題。

我們身上的許多劇本是融合自前幾代人,透過血緣、親密關係、家庭故事及傳統(如音樂、食譜、宗教、道德和神話)等管道傳承而來。若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都是劇本的傳承者,每天都在演譯這些劇本,創造出新的代際循環。

這些劇本彷彿被刻入我們的靈魂深處,總在意想不到時突然浮現。行為模式的再現有時相當微妙,即使表面上看起來與過去行為不盡相同,但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

例如,當你身體不舒服時,家人總會為你準備特定食物,哪天你需要照顧病人時,你會發現自己想都沒想就往廚房走去。或者,過去你的家庭成員曾發生外遇,你可能發現自己似乎很難認真投入一段感情。

就像馬克.吐溫所說的:「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的相似」,家庭劇本讓我們感覺如此熟悉,成為我們不斷將其再現的原因之一。

──摘自 蘇菲.莫特《卡住你的不是人生,是選擇》

定義錯誤(Badly Defined)

定義錯誤就有可能問錯問題,給錯答案(這一點文科生的情況似乎比理科生嚴重)。 防噪與留存 防噪功能會產生對抗周圍外在雜音(例如車輛中的雜音或來自室內冷氣的雜音)的反相聲音,藉著抵銷它們以降低周圍的雜音。- 無線防噪耳機 WH-1000XM5說明指南 ...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