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9, 2017

影子(Shadows in timeline)

很多事情都有宗教信仰的影子。
我們自己也常常是信仰的影子。 

搭上了自強號。 是離峰時間,有點空閒,有了雜想/碎念。

名字

名稱很有意思,與時間、文字一樣,是智人賦予了意義。 

復興。莒光。自強。都有舊時代的影子。
普悠瑪。太魯閣。葛瑪蘭則是更古早味的指稱。

《陰陽師》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晴明本人無視於名稱,他常常對博雅說:「」,意思是說所有的「看見」是源自於人們的意念,要解決「出現」必先從人的念頭下手(詳見文末補充)。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開頭也說:「多年以後,奧瑞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面對行刑隊,將會想起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

那個遙遠的下午....」。 (圖文也許不符; 待補)

經費與付出

投資主體/專業/興趣一定需要經費與付出,也許三年,也許十年,才能平衡與成長。 

耶穌基督對於我特別的是,他準備開始與眾人對話時,已經準備好自己了。他說話時沒有存疑,說話算話,他不僅僅是在自我主張,他的話語有靈(魂),可以穿過數千年的時空。

道德經也是,印度史詩也是,源氏物語也是,但連最接近它的論語都無法像他的話這麼有影響力。他(們)的話當然有…

所以究竟是怎麼樣的準備,才能在那樣的年紀就這麼有靈,這麼有事?我期待一個答案。 

時間的觀念

準備搭車回臺北了。又塞了新的事情。結果有點兒趕。 

本來以為只是多帶了你需要的物件,後面卻又多了其他想甜蜜你的事件。不知為何,止不住讓你快樂幸福的念頭,同時也總是停不住釀禍的開口。歡喜與憂愁就這樣常常在一起。 

最近釐清一個(部份哲學家與物理學家的)時間的觀念:時間的線性是因為人腦才存在的,所謂的預知也許事件的物質已存在(已經不滅),只是那個存在是我們下個目的地。 中午就有這個感受。本來是打算防曬帶個帽子出門的,但不知為何腦中就是有個新帽子的形象,所以整理行李時就放棄準備,一個小時過後,出門前還是在想要配合這個預見嗎? 

總之,通常隨心所欲的我,跟從心裡的直覺出門搭車去。 一上到火車,行李擺定,一抬頭,帽子就擺在架上。 這時候回首,才發現措手不及的搭車是有原因的,這樣我才會奔跑至現此刻這個車廂,沒有往票卷上面的指示;我前面才會有一位乘客進入之後坐下第一排的座位,讓我起了不如就坐在他後面一個空位的念頭。 

我也才發現,如果對於這個世界我有更多的了解,是因為你的存在。
如同歌詞裡所說,「你是我的眼」。

20171028 update:
《陰陽師》中關於「名字」的對話:
「話說回來,原來竟有這等事。只不過是映照在紙格障子上的頭髮,竟會讓人看成是蛇。」
「博雅,人的頭髮的確具有極大的法力,但壽海大人的例子,不見得責任全在母親與妻子兩身上。」
「是嗎?」
「人,總是不自覺地在內心對自己眼見的事物下咒呀。」
「什麼意思?晴明。」
「換句話說,壽海大人老早想出家了,他只是以母親與妻子的事當藉口吧?因此他才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內心感情投射在紙格障上,而看到那種光景。」-p.92 〈爬行鬼〉《陰陽師系列 第三部》

No comments:

故事們10(Story:必備信仰)

家事它會不斷增生 也會不斷被消滅 by 背包ken 有網友抱怨「做家事都沒被看見」 我想原因是,家事是動態的,它會不斷增生,也會不斷被消滅 ​ 以至於,另一半若是每天固定時間進門,會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怎麼有種老高要講時空悖論的感覺..........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