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1, 2024

《資本與意識形態》書摘(上:Capital Et Idéologie)

經濟學來看,因個人生產力不同而導致的貧富差距並不需要處理,反之,強行處理往往造成消除生產誘因的災難性結果。
但有一種貧富差距最應該要處理可通常政府反而刻意跳過,就是這種因政治尋租而起的。這種租值背後靠的是政府壟斷與補助,並非生產力提升(事實上往往還會造成整體社會生產力下降)。 2023/8/14 元毓

〈導論〉

如果過去三百年的世界史能讓我們記取什麼教訓,那就是人類進步並非線性。斷然假設一切總會變得更好,而國家機器與經濟參與者之間的自由競爭必然會奇蹟般地把我們帶進社會和諧、世界大同的境界,那真是大錯特錯。…進步必須奠定在穩固的基礎上,而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針對過去的歷史演變及其中的所有正負面成分所作的理性分析。 -p.31
==
一味譴責現行制度,絕不足以讓我們確定取代它的制度會比較令人滿意。我們必須嚴肅看待過往的意識形態,…

更重要的是,以浩瀚篇幅對歷史演變進行探討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世界各地的相互接觸是一個逐漸發生的緩慢過程。在過去千百年間,地球上各式各樣的社會之間聯繫極少。後來透過知識與商業交流,以及在國際權力關係與殖民支配關係的架構下,各地間接觸開始顯著增加。…隨著殖民地獨立後移民湧入歐洲母國,這些關係開始有了轉變,並對歐洲意識形態衝突及選票結構的演變造成衝擊。世界其他地區,例如印度、美國、巴西或南非,具有更久遠的人口[交流]史;因為種族、社會或宗教因素…,形塑出各式各樣帶有混血與妥協性質的發展路徑,其中不乏持續存在的敵對關係。唯有透過廣泛的回顧,從歷史脈絡中探查這些人口接觸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不平等制度,我們才能在這個源遠流長而且相互連結的共同歷史上構思邁向下一個階段的方案。 -p.54

不平等的本質不是經濟或技術,而是意識形態與政治,這無疑是本書歷史研究最顯著的結論。換句話說,市場與競爭、獲利與薪資、資本與負債、技術人力與非技術人力,本國人與外國人、避稅天堂與競爭力,這一切並非自然而然的存在。這些概念是經由社會及歷史建構而成,完全取決於我們選擇建立的法律、財稅、教育和政治制度…。概念和意識形態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它們讓人得以不斷思考、擘畫嶄新的世界和不同的社會。…

不同社會的菁英經常傾向於將不平等現象「天然化」,也就是說,設法為其賦予自然、客觀的基礎,戮力說明既有社會差異符合貧困階級乃至全體社會的利益,而且無論如何,現存社會結構是唯一可行的方案,若硬要進行大幅變更,必然招致重大災禍。…p.16

殖民與奴隸

[(曾經被殖民的)海地與法國]這段歷史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因為它說明了奴隸制、殖民制與所有權制邏輯之間的連續性,以及法國大革命在不平等與所有權議題方面的深刻矛盾。追根究柢,海地奴隸反而是最鄭重揚起革命解放旗幟的一群人,而他們為此付出了高昂代價。p.235

十九世紀建立的法律制度最終不僅廢除了奴隸制,同時也終止欠債坐牢以及意義更重大的父債子還等做法。不過目前還是有一種形式的債務可以跨代傳遞,而這會導致後代子孫必須承受可能無止無境的財務負擔:這種債務就是公債。1825年到1950年海地被迫承擔的後殖民債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乃至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各種公共債務。p.236

在看「奴隸制社會」的章節,原來我們離強迫勞動不遠,不過就是三百年前的事,「政府實際上形同雇主與地主的服務者,藉由立法要求勞工保持高度紀律,同時將薪資壓在最低限度」p.238

在1860年共和黨的林肯當選總統以前,美國歷屆十五位總統中有高達十一位是奴隸主。p.245

私人所有權

十九世紀期間,私人所有權被賦予近乎神的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在廢除奴隸制度時,獲得補償的往往是奴隸主而不是奴隸。獲得解放的奴隸甚至必須支付沉重的費用給原來的奴隸主,作為贖回自由之身的代價。 p.265

在歐洲殖民帝國的架構下,這些[支配與不平等]制度涵蓋了全球各地更遼闊的疆域,並且持續到1960年代,對當今世界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殖民地的組織方式主要是以殖民者為唯一受益者,特別是在社會投資與教育投資方面。法律地位的不平等非常明顯,衍生出多種不同形式的強迫勞動。與奴隸制社會的情況相反,塑造這一切的意識形態不再以軍事宰制及壓榨式支配為準則,改以知識與文明支配的願景為依歸。 p.265

所有權的目的無非在於替未來締造更大的消費力與財富累積能力。同理,無論是透過貿易順差或殖民占有的方式累積國外資產,這種累積的目的是讓自己有能力承受貿易逆差。…如果想脫離這種無限累積的邏輯,就必須為自己賦予充分的知識手段與體制措施,這樣才能真正超越私人所有權的概念,例如透過暫時財產所有權、所有權持續重分配這類理念實踐。 p.296

再者

英國在十九世紀後期開始對印度種姓社會實施量度及控制,特別是透過1871年到1914年間進行的人口普查。這些作為造成出人意表的結果,種性制度在這個過程中被賦予紮實的行政結構,導致社會階序進一步僵化而且難以改變。 p.316
《遙遠的海岸》:下南洋的潮州人控制了經濟資源,是一種「殖民主義」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海外華人對東南亞資源的剝削構成「殖民主義」,那也是一種由華人同鄉團體非正式打造的跨地域殖民,而非由民族國家征服者進行的政治軍事殖民。「殖民主義」是個太過有限的詞語,而潮州人向東南亞的擴張反映的是一種領域動力,更勝過殖民動力。

文:麥柯麗
進入19世紀後,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將建立政府的任務留給他人。在暹羅,他們忠誠地融入王國的秩序。在他處,他們讓歐美人承擔建設殖民地政府的任務,自己則繼續掌握資源榨取食物、木材、橡膠、錫、金與其他商品的貿易。在缺乏管理跨境移動的國際機制之下,海外華人的網絡蓬勃發展。一種共同的南海港口文化就從華人旅外經驗中演化出來。倘若海外華人的剝削構成「殖民主義」,那也是一種由華人同鄉團體非正式打造的跨地域殖民,而非由民族國家征服者進行的政治軍事殖民。這個過程改變了東南亞與中國本身。華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比起歐洲-美國人的做法,他們榨取海外經濟的做法成本較低也比較有效。歐美傳統的經濟擴張與權力投射,是高度中央集權,仰賴海軍、陸軍、領事館、情報服務與大批官僚。同時還受到「文明教化提升」的強制信條所鼓舞催動。就達成海外經濟宰制來說,這是個非常昂貴的過程。
全文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0510

No comments:

故事們(拾參:Musik)

專訪金曲獎得主、黃綺珊專輯《小霞》製作人秦四風 2022-04-20 00:45:56 發表| 來源:網易音樂人 小霞(黃綺珊)是野生(Live)歌手,我們都是野生(Live)的音樂家,有實戰的能力。我們就商量回到那個復古的時期,回到了一般酒吧的配置——...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