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6, 2015

如果你剛好對 夢 有興趣的話(To Dream is beyond to live)

夢是人生的綵排演出   阿德勤
夢是人類心靈的共通常數。  郝爾
在夢裡,心靈用意象說話。   榮格
夢是一種不由自主的詩。   李希特
神話是人們集體做的夢。   朗克
神話是公眾的夢,夢是私有的神話。  坎伯
做夢的意識,其首要關注是人類之生存,次要才是個人。  烏爾曼

恍然大悟可能直接在夢中發生,可能在析夢之後發生,也可能在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中不由自主-當然也是不請自來-而發生。…我們正好可用狄波諾(Edward de Bono)的區分方法來說明。他將思考分為垂直的(vertical;亦即邏輯的)與橫向的(lateral;亦即創造的、聯想的)兩種。垂直思考作直線進展,一步一步順理成章。橫向思牙把既有的資料重組成不同的模式,以便激發新的、出人意料的領悟。



由於浸淫、合併這兩個階段的努力,潛意識得以取用庫存的資訊,這些資訊在看似不由自主且無意的重組之後,才產生突如其來的創造悟性。…基爾福(J. P. Guilford)這種區分與狄波諾的垂直思考和橫向思考有明顯類似之處。意識的思維較常用到垂直的思考模式,對於儲備資訊的運用也較常訴諸聚合的方式(比較重字面意思、合邏輯、精確、嚴肅、連貫)。做夢的思維卻較常運用橫向思考與分散方式來表達意圖(較傾向於重喻義、含糊、似是而非、幽默、變化無常)。
 《夢:私我的神話》 p.347-349


歷史乃是集體的作用力透過個人運作而釀成的,這些個人憑地位、才幹、群眾魅力而突出於他人之上。其中又以心理本質就能安於界限狀態的人影響力特別大。這些人可能是先知、預言家、獨裁者、煽動者,是有本領感動百萬群眾的神話創造者。 p.362

偉大藝術亙古不變的特徵是,帶領我們進原型的境界,憑絕頂的造詣揭示短暫中的永恆,特例中的共相。 p.393

榮格說:「藝術家不是生來能憑自由意志追求自己目標的人,而是讓藝術藉著他而實現目的的人。做為一個人,他可能有心情、意願、個人目標,但身為藝術家的他卻是更高層次意義的『人』,他是『集體人』,能夠帶領並塑造人類的潛意識心靈生命。」第三,夢對於個人能有補償作用,藝術則是對整個社會發生相同功能。…

從這個觀點看,偉大藝術家的最重要的職責是做先知兼釋義者,在接收了原型訊息之後把它譯為當代人懂的語言,以補償時代的缺憾。榮格是這樣說的:「藝術家退避時代的缺陷,渴求潛意識之中的原始意象,這意象才最能勝任彌補時代精神之不足對片面性。」 p.394-395
----
有一項發現特別引起他的注意:不同的精神病患會有相似的妄想與幻覺,而且,全世界各個民族的神話和童話故事內容有類似之處。榮格因而相信,心智和大腦之中一定存在某種普世一同的結構,所有人類的經驗與行為都從這個結構的基礎形成。他創出「集體潛意識」來形容這種人類共同的基礎層,…

在榮格看來,原型是人類生存的一切慣常現象的基礎。這種固有的結構能夠引發、控制、中介人類共同的行為特徵與典型經驗。人們不分階級、信仰、種族、地域、歷史時代,只要時機相符,都會被原型引發類似的念頭、意象、感受。《夢:私我的神話》 p.64-65


瑟勞特(J. E. Cirlot)認為,象徵符號的庫藏來自一個共同的源頭。許多人會同意這個論點,也會和他一樣不願斷言是否來自某一時地的某一群人,抑或是從進化過程在我們大腦內形成共同結構與共同習性所產生的。最合理的說法是,原型結構和文化影響都牽涉其中。最能歷久不衰的象徵符號系統和神話,極可能是最能被原型需求同化吸收者。

人類心靈的運作大致相同,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各地的民俗、傳說、迷信都有一樣的主題,即是確鑿的證據。…身體語言、手勢、面部表情,以及言語溝通依據的「深層結構」等方面的研究也顯示,一切文化表象都有相同的原型起源。…

朗克曾說:「神話是人們集體做的夢。」坎伯將這句話發揚成為他的名言:神話是公眾的夢,夢是私有的神話。」既然全世界的人傾向於做相同主題的夢並且形成共通的象徵符號,那麼,不論文化條件如何,只要人類存在,塑造這些象徵符號的文化傳統和營造這些象徵符號的那些原型意向,都會持續下去。…愈是古老的象徵符號,其物種發展的起源愈久遠,它也就愈「集體」而「普遍」。…

神話與宗教的象徵符號系統誕生,是因為人們開始反省自己在自然世界中的處境,不再盲目地得過且過。顯然就在大約六萬年前發生了很重要的事,人類開始有了天體生物學上的關注。人類文化從純粹泛靈信仰和圖騰崇拜的時代走過拜巨石、拜月、拜日的階段。約在一萬年前發現農耕和畜牧的方法,於是認為諸天體、數字、植物、動物都遵循著一定的法則、可預測的不規律、可知的復現節奏,並且記錄下這一切,以便俾益後代子孫。…這一切發展都必須用象徵符號來規範原則整理秩序,在人類文化文明進展的路上產生的基本象徵符號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p.224-225


陰影情結的深處有一個「敵人」的原型。常會與「內在的敵人」保持良好關係的人,比較不會把它往別人身上投射,等於為世界和平世人互諒貢獻了一分助力。自我與陰影的互動關係是從「爭勝模式」到「享樂夢式」的轉化過渡:自我不再控制(壓抑)陰影。也不逃避(否認)它,而是與陰影展開對話,和它做朋友,終於和它建立享樂模式的依附關係,能夠把它的能量供給完整的人格取用。《夢:私我的神話》 p.260

----
社會一旦喪失對神祇的信仰,禍患便會接踵而至。因為不再擁有任何無形的依靠,文化的基礎會鬆動坍垮。歷史早已留下前車之鑑,巴比倫、埃及、迦太基、羅馬…都走上同樣敗亡之路。沒有神話或宗教為宇宙填上含意,人群似乎陷入只為自我效命的無意義階段,在其中喪失了存活的意願。…

我們不再敬畏自己文化中重要的神話的、宗教的象徵符號,社會制度與集體價值觀使我們與原型根本脫了節,這兩種現象是同時出現的。西方文明愈變得世俗化、重物質、欲罷不能的外向化,我們的人生也就愈加「無意義與無目標」。…榮格開的處方是:往內在探求,放棄一味往外在世界實有物體之中尋求意義的外向途徑,設法接觸心靈中潛在的製造象徵符號的本領。我們必須下一番心理學的苦功,發現潛意識的內在財寶,從而真正成就自我之實現。榮格憑經驗得知,在這個向內探求的過程中,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會重新湧現。   p.412

追求完整
神話、儀式、夢所做的是將心智大腦的組成系統整合。西方文化做到的卻是將它拆散。…氣功瑜珈的多種不同姿勢就是專為連結身、心、靈於一體而設計的。如果想像它們可能具有類似的神經生理學方的作用--故事、儀式、夢可以增進大腦新皮質與邊緣系統的聯繫,並不算是牽強附會。這種想像如果正確,海馬迴就是個體發展與物種發展攜手結合的地方。《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就曾指示,一切瑜珈修行的目的都是要促成自我與眾生之本的梵天重新合一。  p.419 後面幾節在反思現代西方主流思想(進化論等)的結果


No comments:

故事們10(Story:必備信仰)

家事它會不斷增生 也會不斷被消滅 by 背包ken 有網友抱怨「做家事都沒被看見」 我想原因是,家事是動態的,它會不斷增生,也會不斷被消滅 ​ 以至於,另一半若是每天固定時間進門,會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怎麼有種老高要講時空悖論的感覺..........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