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2, 2014

對話:民主,由下至上(Dialouge: From Bottom To Top)

很開心,有生之年可以看見許多美好的事情在臺灣不斷地發生與演進,底下是一段關於「明星高中」結束的歷史,另見〈對話:建國中學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一)?〉(前篇)

Rob  MingWay Chung 真是很抱歉,讓你覺得跟我做為同學是件很可恥的事情,but I think we all need to move on
23 小時前 · 已編輯 · 讚 · 7

Benjamin 同感耶 我在建中印象最深的是成績不代表你這人,以及青澀的兄弟情誼(咦?XD)
22 小時前 · 讚 · 4

MingWay Chung Rob : 其實對話的對象是群眾,我們都知道的。
另,每一位師長的關心都不曾停止過,不論我們年輕時或狂或狷( 或娼或妓 XD)
16 小時前 · 讚 · 1



Rob 讀者來函:「那不曉得,為了讓這些「天才與怪物」群集一起。我們把剩下的廢物放到那裡去了,這些廢物在垃圾高中裡,又產生什麼化學反應?」

正是這樣的言論不斷強化了「沒有考上明星高中就是廢物」的想法,整個教育體制才會一直無法有根本上的改變。我可以理解使用廢物、垃圾之類譬喻的原因,但我個人傾向於把自己的求學歷程解讀為「因為這條路(考贏別人)走不通了,那我就試試看別的走法吧。」而這正好就是現在的教育制度最缺乏的--尊重每一條路,每一種選擇,以及每一個可能。

而不是就把「菁英」與「非菁英」再次對立;更不該把「非菁英」與「垃圾、廢物」畫上等號。那是不對的。

還有讀者來函說,「你的文章我看完後,只覺得你的重點是:家長想要小孩搶建中,因為建中升學率不錯,僅此而已。在這之外你忽略了很多點:師資、同儕競爭和幫助、校園風氣和視野--校園風氣和視野的部分,試問一個充滿許多社團、資源的學校,一個學生們都很有想法的學校(我自己的經驗),那從這之中出來的學生會比其他學校差嗎?如果我是一個家長,在台灣的體制下,我會希望孩子選擇甚麼?希望你想清楚。」

我則希望這位讀者想清楚的是,「你只覺得我的重點是」的部份根本就錯了。我的重點是,把會念書(考試)等同於菁英的「這個教育體制」,以及在此一體制當中要求學生努力以在會考當中求取高分為國中畢業最重要目的的家長與老師們,正好就是為何「菁英教育」會被當做與「非菁英」對立面的根本原因。

那也是教改之所以改了半天仍然是跛腳教改的根源。

家長想要小孩搶建中絕對「不只因為建中升學率不錯」,而確實「也可能」是因為在菁英群聚的環境--也就是你從同儕到比其他學校差嗎那兩段描述的場景--之中,自己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我極不喜歡這個詞彙但我貧乏的中文讓我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的青年。

同儕確實重要。校園風氣與視野也很重要。於是這封來函的最後一段:「在台灣的體制下,我會希望孩子選擇甚麼?」根本就問錯問題了。

真正的問題應該是--「我們如何讓台灣的教育體制,成為每個校園無論收取了怎樣的學生,都能讓他們擁有良好的校園風氣與視野,與多元的社團活動」,並進而讓每個人都能認識自己,成為自己,不要再去比較「怎樣比較優秀,而怎樣又是比較差」,就是這種「怕輸」而不能真正尊重每一種適性發展的機會,才造成考試與升學的套套邏輯。

不覺得這才是我上面那整篇文章講的「重點」嗎?

(所以升學會考的閱讀能力真的也要考一下,不覺得嗎,科科科科)
9小時 · 已編輯 · 讚 · 13

MingWay Chung Rob Ló Yùchīa : 關於大家的誤讀,或是迴響,回應這篇新聞給你好了。看看蘋果怎麼下標題,內文又是另一回事,妙就妙在這。
不請自來的白目議員 毀了她的婚宴2014年06月17日19:55
一場好好的婚宴,卻被不請自來的白目議員毀了。

台南一名高中國文女老師周日中午在高市前鎮區某寺廟活動中心辦桌宴客,不料市議員曾麗燕不請自來,還擅自上台致詞,重點是她居然批說「新娘臉黑黑的」,把新娘氣得半死,形容:「我第二道菜結束去休息室時氣得發抖......那種感覺記憶猶新......。」

但礙於現場一堆長輩,只能忍住脾氣,當時還安慰自己現場吵雜,沒甚麼人聽到,事後親戚卻重提此事,還告訴她:「她們那桌大家都說這議員怎麼這麼誇張。」她表示:「彷彿又被重擊一次……原來大家都有聽到......都有聽到....。」

新娘強調:「我雖然不是很白,但也沒人說過我黑.....。」覺得婚宴被毀了,今天在婚禮網站PO文提醒將要結婚的新人「提防這個講話不得體的議員。」

她還氣到上曾麗燕臉書留言抗議,表示:「您在一對新人人生重要的大喜之日,不請自來上台致詞,還說新娘"臉黑黑的",以一個母親和妻子的角色,若是您作何感想?你知道當天新娘的心情被狠狠的打壞嗎? 你知道當天的親戚們如何議論紛紛你的講話不得體嗎? 你知道你做了一個多麼糟糕的負面宣傳嗎? 你知道你毀了一個新娘的重要的婚禮嗎? 若你/助理刪文,我會親自登門造訪,謝謝。」

曾麗燕臉書管理員回應說:「議員向您致上歉意,如果有任何不妥適的地方也請您多包含,她當初的意思是長輩常在說的『黑甜、黑甜』,就是皮膚健康,長得甜甜的女生,如有誤解也還請您諒察。」強調議員想當面向她道歉。
曾麗燕晚間表示,當天參加那場婚宴,是因為助理認識新郎的父母,因為是喜事所以到場恭賀,由於主持人邀約才上台致詞,當時看到新娘子,認為新娘長相黑甜(台語意指甜美),所以才說新娘黑黑的、很溫柔,沒想到卻引發新娘不愉快。
曾麗燕說:「喜宴場合絕對是說好話,並沒有要虧新娘的意思,自己口才不好說錯話,對新娘很抱歉!」已去電向新娘的公公道歉。(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15分鐘 · 已編輯 · 讚


1. 明星學校不滅

2.「建中不會告訴你的事」一文,作者語氣似乎要表達「建中沒什麼」。
但提出的事證,是作者本人在建中受到的啟發與成長,就邏輯上推導出來的應該是「建中確實有什麼」,只是這個「什麼」,不是學校、不是老師,是「學生們」。

3.我進建中前,就知道自己不頂聰明,進建中後更發現自己笨在那裡、弱在那裡。在這種覺悟下,終於以「勤以補拙」的方式學習開發了我現在的所見。我不知道其他學校是否有一樣的啟發氛圍,但我感激建中確實給了我學習發展的效果。

「明星學校不滅」的闡述

 網友兼雙學弟J兄,發文主張廢除明星高中。我回復如下。
 J 兄:容我闡述一下「明星學校不滅:只會以不同形式存在。」而且,你本人就是我證據的樣本。
 任何政策,不能悖離人性。
 人性會因為本性的「社會相信」而信仰形象、明星學校。而形象與實質往往有35%~65%的相關性,所以也不是全錯。
 你我相差4屆,記憶可能不會相差太遠。
 9年國教之前,初中也有明星學校。國中之後,確實把既有的「老」明星學校紛紛打倒了,但是接著、一直到現在,又有了「新」的明星國中。
 尤其如你說,政府有影響力、加強打倒「公立」明星學校,但同時,是在扶植「私立」明星學校。
 我們先後在讀建中時,臺北有「東南西北」4大流氓學校,但自10年前教改,人心惶惶之際,私中應運而起,譬如其中「東×」已變成有名的明星學校。
 一旦打倒建中、北一女,只是鼓勵更多、更貴族的明星學校。事實上,已經有很多學店(沒有不敬的意思,現在學校都在講企業經營),掌握了這個趨勢,已經在宜蘭縣成立了如歐洲貴族的住宿私立中學。
 打倒了公立明星高中之後,只會使清貧子弟,未來希望以進修改變人生更困難而已。
 我倆都來自桃園,而你讀的「私立明星」復旦,也就是因為打倒了公立初中才興起的。
 J兄,你後來讀的建中、臺大、Duke,都是明星學校,而且很可能都是因為踏著明星的階梯而上來的。
 你我都有許多同學、朋友在美,也都聽過他們的經驗,美國完全一樣,每一級學校,都有明星學校。

Rob 筆戰多年,我真的沒有覺得誤讀有怎麼樣耶其實。之前還有看過一個留言是「這麼菁英的人講髒話是為了表達親民?」我只能說這種看到心目中自認為的「菁英」就自己蹲下來的病還沒解決之前,教改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9分鐘 · 讚 · 1

MingWay Chung 我覺得筆戰到不是重點,而是身為一位公眾的人需要嗎?這件事,或這個道理。如果說話的目的是溝通,或是讓自己相信的傳達,需要的是什麼?
是不是自己可以說一次話,就可以不用再說話。
(Sorry, 所有物種裡面,我覺得人類是最笨的,需要用語言,而不是氣味,或電波,或姿態)

但根本上,我覺得困難點在這:
基本上不是讀者有閱讀障礙,而是中文天生的局限。
一字多義,一音多字,一詞加一詞,不一定等於二,一句話給一百種人聽,有一百種意義。

要用中文說話,智慧要很高。

至於文學家,我覺得很難得,因為作家存在的目的就是在創作前人沒有的,所以真的需要很有才氣,真的需要極度的專心與信念,辛苦了。要工作,又心繫著人們。

----
Rob
13 小時前 · Taipei · 編輯紀錄 ·

我們很容易認為積極查禁新聞的行為必然是民主政治的真正敵人--因此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無疑是文明的自然盟友。
  
 然而,現代世界卻使我們了解到,就削弱人的政治意志而言,有些力量遠比查禁行為更加有害,也更加憤世嫉俗:也就是以混亂、零碎,而且時斷時續的方式呈現各種事件,以致大多數的閱聽大眾都無法長期關注最重要的議題,於是絕大部分的民眾便在困惑、乏味,以及心思分散情況下不再關注政治。
  
 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有個獨裁者想要鞏固自己的權位,並不需要做出對新聞下達禁令這種顯而易見的暴政措施。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確保新聞機構持續不斷傳播各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快報,大量轟炸觀眾,絲毫不用說明事件的脈絡,同時又不斷改變新聞議程,也不闡明各項議題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不時穿插凶殺案與電影明星花邊的聳動報導--這樣就足以弱化大多數人掌握政治現實的能力,並且摧毀他們改革政治情勢的決心。
  
 如此一來,現狀即可因為新聞的洪流--而不是禁絕--而恆久維持下去。
  
 大眾都對政治新聞懷有無聊乏味的觀感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因為新聞一旦無法透過其呈現技巧以駕馭閱聽大眾的好奇心與注意力,社會就沒有辦法因應自己的困境,從而沒有能力動員大眾意志以促成自我的變革與改善。
  
 --《新聞的騷動》艾倫.迪波頓。陳信宏譯。台北:先覺 p.34-35
讚讚 ·  · 分享
270 個人都說讚。

32個分享

de 有貼心的詩人替大家打出來(?!)真好。(顯示為不勞而獲整盤端走~)
12 小時前 · 讚 · 4

Rob  這本書應該列為媒體識讀與素養的讀本之一⋯⋯
12 小時前 · 讚 · 16

丁 我最近也剛讀完這本!好愛他
7小時 · 讚

MingWay Chung 新聞之於心智,猶如糖之於身體。新聞讓人胃口大開,易於消化,但長期下來卻極具破壞力。

遠離新聞有許多理由。首先,我們大腦對於駭人聽聞、令人震驚、攸關個人、瞬息萬變的刺激,會產生高度異常的反應;而對抽象、複雜且有意義的刺激,反應則異常地微弱。…商業模式的運作是:當買主確定廣告會被閱聽者看到時,才會在「新聞馬戲團」上花錢。其結果是:智慧性、複雜看抽象的消息與背景資料,被有系統地淡化處理。…

 這樣新聞消費的結果是,我們的大腦帶著一張錯誤的風險地圖四處走動。新聞消費完全錯誤地權衡問題,他們在報章上看到的風險,並不是真正的風險。

 第二,新聞是不重要的。…在現實中,新聞消費不會提身競爭力,反而使人們的競爭力處於劣勢。如果新聞消費真的能夠讓人獲得提升,那麼記者早就穩坐收入金字塔的項端。

 第三,浪費時間。…試想一下,平均每個小時有十億人同時在收看孟買的不幸事件,…一小時中有十億人分心,就有十億個小時注意力被分散。

 - 〈新聞錯覺〉《行為的藝術》by Rolf Dobelli
9分鐘 · 讚

MingWay Chung 「查禁」與「控制」都是民主社會不齒的事,因為已經民主(由下到上)了,所以作家說明的事實/小說不可能會發生,如果發生了,就如同現在香港或是俄羅斯人民一直不斷爭取的。

但,這個由下到上的精神要貫(灌)撤需要一段時間,值得為什麼。

全世界都在思考,都在往同一個方向。或許是我太過於樂觀罷。

MingWay Chung 對於「真」的追求,是人/生物的天性。人無法與不真實的狀態相處,因為自我也變得不真實。 (佛家說明過的,我忘了他是怎麼說的)

媒體 是 當年孫中山有觀察到的現象嗎? 因為就我所知的,「監察」的目的其實就等於「媒體」,只是一個由民間發起,一個由政府發起。

明星高中怎麼毀滅的?很簡單,人性嘛,既然民主都是由下至上了,厲害又多才的學生們又何必集中,如果我們設定明星高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讀書」這件事,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我們現在正在目睹的就是明星大學的崩毀了。

No comments:

故事們10(Story:必備信仰)

家事它會不斷增生 也會不斷被消滅 by 背包ken 有網友抱怨「做家事都沒被看見」 我想原因是,家事是動態的,它會不斷增生,也會不斷被消滅 ​ 以至於,另一半若是每天固定時間進門,會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怎麼有種老高要講時空悖論的感覺..........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