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 2016

近來幫忙了(Several Things I help)

Untitled
近來幫忙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兒,我們見面不到三次就開始了因緣(不是姻緣啊,各位)

沒想到後面又發生了一些事,給了些建議。

同理人生經驗這時候就突然變得重要,在與他說話同時,心中也升起感慨 [原來我到了這個年紀了]

雖然依舊在學習,不過或許能幫忙到人的感覺很好
「一切都會變好的」我對他說。



常常見到一種人,總是說要怎麼樣幫助別人,要好好對待其他生命,但越是這樣說的人,其實壓根想的是自己。無法完成照顧自己,更無法照顧他人。

有很多事,不用說,做就是,別人不懂就不懂。德雷沙修女沒多說什麼,馬丁路德也是該沉默就沉默的人(講的好像你認識他們本人一樣)。

只是決心要不溫柔一些,但下一秒依照辦理。個性難改,細節只會越來越細,但也許看起來變粗糙了U_U

常常遇見一種作文,順暢無阻,邏輯符合期待,也順應著一部分的人的狀態或想法,但如果細細咀嚼、對比那些有中心思想的文章,你會發現,寫這作文的人很取巧,只是浮在表面說些顯而易見的小事,沒有核心與延伸。

也有一種作文,只是想得分的作文。如同想得讚的FB照片,他們極度修飾自己。

其實 關於許多則分享 我都可以沉默。
但 那是我喜歡過的女生啊,如果我視而不見了,那就不是我愛過了。

是啊~ 我們說 長大了 不要成為 那樣的大人,但其實,也許個人只是在路上而不自覺。
這是我覺得「莫非定律」最最恐怖的地方,它的時間軸是十年二十年算的。
某些大學高中國中同學,確實往那個他年輕時說不要過去的道路走去了。

我們說分道揚鑣,有些時候,只不過就是你離開了,而他還在原地,又或者是你,留在原地。不論怎麼說,都是有點嚴肅且令人小小討厭。

No comments:

大規模な

這趟旅行不少收穫。鹿兒島→ 宮崎→由布 →黑川→熊本 有新知,有溫故。只可惜旅伴臨時無法參與。 對了,a概念換成b概念也是一種平庸的邪惡,望周知 類比可以,但要事實相符可以類比 大規模な 以後的旅行好像會不太一樣了。我們的心境都不一樣了。 ...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