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4, 2024

定義錯誤(Badly Defined)

定義錯誤就有可能問錯問題,給錯答案(這一點文科生的情況似乎比理科生嚴重)。

防噪與留存

防噪功能會產生對抗周圍外在雜音(例如車輛中的雜音或來自室內冷氣的雜音)的反相聲音,藉著抵銷它們以降低周圍的雜音。-無線防噪耳機 WH-1000XM5說明指南

後來才發現買對透明儲物盒了,可以區分父親的衣物,本來還有點擔心多買了。看書裡面寫道:「物品總會留存下來」;「整理,是指將要使用的東西「乾淨整齊」的擺放出來。收拾,是指將不使用的東西,藏在方便拿出來的地方。」(p.108《住宅設計》)這幾個重點都是我之前的盲點,沒有搞得太清楚,所以收拾或整理時會失去平衡。

Monday, December 23, 2024

(我)故事裡的慣性(My Version, My Story)

「故事只要重覆,就有可能出現慣性。」

要再結束一趟看屋的旅程了

從「得知」開始,再進入到可能的新階段,這一趟的日常與平常,我沒寫太多什麼…
我一如往常的只看優點,見一個說一個的好,沒能一站滿足,但滿足一兩點就很知足…

這會不會是我的誤區呢?沒能「識別」或「區別」,有什麼就說什麼的好,把物件也視為了生命,尊重它們,希望它們被善待…。總之,我想我們選到了一間很符合未來需求,亦可以好好自我發揮的房子。所以想把祝福給親友們,能擁有的現此時一切可能是以前被祝福的。
「故事只要重覆,就有可能出現慣性。」
我在這個找故事中找到了我的慣性:
  • 不言中間的辛苦
  • 說事後的感謝
  • 真實,不多餘
  • …(應該還有)
我現在才想到故事裡的巧遇與隨機。一開始,我們是去看隔壁的一樓二手屋,問起現有住戶隔壁的空地「要起」嗎?好奇的我走到隔壁後才猛然發現那不正是我兩三個禮拜前才看過的廣告案,卻因為一直提不勁而耽擱,想到這個地點的好,我們在附近繞了起來。事後也才真正打了電話予建商(自建自售的)。

Saturday, December 21, 2024

閱讀島中央×週三讀書會(Central Bookstore)

2020年初,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先生為塑造求知氛圍,
於重生後百年書店推出每週一次的【週三讀書會】,開啟讀者們
在週三夜晚,透過名人作家視角與觀點,引領打開閱讀的想像與
框架,創造重新連結人與書店的關係,帶動閱讀風潮。
去上課了,比預期的還更有收穫。

也談食物也及人—
人在異地,飲食遷徙

第一週 09/11|《燕食記》從廣州太史第,到香港老茶樓:一對師徒,粵港百年
不太有收穫,或者說收穫是片段的,可能的原因很多。

僅記錄那些關鍵詞:《廣東新語》、蓮香樓、江太史(太史蛇羹 雞湯)、陳夢因(筆名:特級校對,食譜)、廣彩、花碼、蓮蓉月餅、熔金煮玉、禮雲子

第二週 09/18|《魚翅與花椒》英國女子的中菜冒險。兼讀《尋味東西》
異味 提鮮味
軟骨 gristly ;滑溜 slithery ;黏滑 slimy ;濃膠質 gloomy
扶霞:一個內行的外部觀點 真誠的熱愛與敬意

第三週 09/25|《香料漂流記》 孜然、駱駝、旅行商隊的全球化之旅
一場「回顧的行動」,作者亦是自然寫作者
重複踏上閃族先輩香料商人的路線
莫雷醬(mole)舊大陸融合新大陸文明的交換與結晶
源興香料 @香港上環

【書摘】阿拉伯人總算來到水源較豐、更多產的土地。在這裡,他們用不著每季擔心輝食不足。不懂如此,他們在接觸到外國文化時,能發揮天分、能力與想像力,挑戰原有的文化。觀察力強的阿拉伯人明白,若將自己的文化與波斯和粟特文化整合起來大有好處。i因此,在小亞細亞,往上層流動的阿拉伯人,鼓勵說波斯語的社群協助他們把集體的智慧、藝術與商業資產集結起來,讓整個穆斯林群體「烏瑪」使用,創造出真正有創意(甚至有利可圖)的伊斯蘭帝國。

在波斯與粟特人改信後,不到十年,伊斯蘭新出現的塔吉克說故事者、歌手、烏德琴手、建築師、雕刻家、主廚等等,促成前所未見的藝術表現與創新。他們現在可以接觸到錢買得到的最佳物質與師資。想前來大馬士革居住的不光是伍麥亞家族的上流社會,而是人人都想來此尋求娛樂。

Thursday, December 19, 2024

片段組成永恆(Shorts)

除非對方主動要求,否則我不會為人進行療癒 p.109

政治

無條件愛你的國家,有條件愛執政的人。

資訊愈來愈透明,記者(發話者)要編故事愈來愈難了,除非遇到忠實信眾。
片面的話語(新聞),要全面地看不容易。幸好留言的功能補充了觀點與時序。

上次編了太多的假故事了,後來醒來的人不算少數;沒醒的人都活得寂寞。

要幫別人加上標籤時,只能檢視自己。資訊來來去去,有時只是對照與提醒。
說別人不愛國,搞到像美國那般對立,只能說:民主不代表會養出「能執行民主的群眾」。同理,現在執行威權,不代表未來實行民主會比較難。…

原來我有瞧不起你
原來我有貶低你
原來我講過的話去說給其他人聽 ,會讓人感覺不舒服
原來那些話應該是要說給懂的人,不是你
抱歉,讓你不舒服了
不當朋友,你會比較舒服的

Thursday, December 12, 2024

我去了一趟蘇州(Suzhou and SH)



我去了一趟蘇州,沒有太多天。我是去辦事的,沒去太多的景點。看了那些經過文革的古蹟,你知道的,一定會少了什麼,斑駁些什麼。

歷史就是這樣的東西,更迭中,空間人們經手過,不一定有心成全,有時也無暇守成。

那邊可能氣溫比較冷(流體力學),整體來說,天空即使在晴天也是灰濛濛的。剛開始很不習慣的,一看向天空身體不由自主地就會有排斥反應。

路過的人

我是路過的人,看到的樣子是經過觀光的經濟洗禮過,想看見文化,無非得透過更長時間的駐足或是閱讀。不過,「美」還是一個很通用的標準,所以看看照片罷。

有幾日待在上海。隨意散步,因為事前沒什麼時間能做功課,要逛什麼或吃什麼都沒有個底,誤到幾個名人舊居:張愛玲與劉长胜,還有路過了上海愛樂。也許還有許多知名的人文景點,但我不是都市迷或中國迷,就只有蜻蜓點水。

Monday, November 25, 2024

flow 13..(未完待續)

11/23 斷斷續續地塞,又睡不著,好好看看國道風景。
結果,遲到了快一個小時。

我沒什麼做生意的本事,即便我知道一些做生意的道理…
所以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可以在沒成功時,就說自己懂了一些皮毛。

11/19這次回去臺北看到了好多殘骸,還有的枝條掛在樹上。
看專業的人說,問題出在樹穴,他的家。還有就是種植時就把他們勒住😮‍💨被亂修也一直受傷,無法好好復原(一整個就是臺灣整體故事的體現…)。

生日月份去了許多音樂活動。

Tuesday, November 5, 2024

故事們(拾參:Musik)

專訪金曲獎得主、黃綺珊專輯《小霞》製作人秦四風

2022-04-20 00:45:56 發表| 來源:網易音樂人
小霞(黃綺珊)是野生(Live)歌手,我們都是野生(Live)的音樂家,有實戰的能力。我們就商量回到那個復古的時期,回到了一般酒吧的配置——吉他、貝斯、鼓、鍵盤。製作方案想的比較透徹,然後就開始描繪她本人,從她自己的經歷去找靈感,就不按照比較市場的那種操作方式。關鍵是她也真敢這麼幹,還蠻有趣的。那時候她還沒簽索尼,做完《小霞》我們是帶著作品去聊簽約的事兒的。

小霞完全沒有插手專輯的事情,但這是我的要求。我確信我可以百分之百的認真,但我需要保證我是唯一的決策者。

當時敲定下來後我走了半年沒有和她有任何聯繫,但實際上我一直在非常勤奮地工作。我聽了四百首歌,有點像是間諜一樣地排查。當有二三百首的時候,我就開始每天循環放,我聽著一個不喜歡的就丟了聽著喜歡的就留下來。中間有兩個月就不聽了,但有一段時間總想起一首歌,我就去找,最後去把它選出來。真的是好歌的話永遠不會被丟出去,我花了大部分時間去研究這個問題。最後留了20首,怎麼去都去不掉。

最後都錄完音,小霞連作者是誰都不知道,這非常公平。我邀歌的時候也不告訴別人給誰做,我告訴他們只要能打動自己的作品。我不要專門給黃綺珊定制的好的作品,我需要作品本來是好的。《小霞》沒發的都在《小霞2.0》裡發,其實3.0 都快準備完了。

最後得到的效果就是沒有哪首歌是主打歌的概念,每首都是平均好聽,每個聽眾喜歡的歌也不一樣,我在家看到這種效果我就哈哈哈笑。

Monday, November 4, 2024

四首最近喜愛的歌詞(Yesと言わない)









名字

作詞:吳青峰 作曲:李榮浩
最後的焰火 持續燃燒你我
面對面蠟像兩座 愛已逐漸消融
坍塌了做過的夢 模糊了我們的面容

稱呼和問候 像放餿了的酒
親愛的叫不出口 對白拼拼湊湊
擁擠的房間裡頭 塞不下我們的沉默
或許故事已經告一個段落

我不擦去你名字不可
因為害怕回憶之中該死的承諾
就讓我們相信這是必然的結果
轉身之後只是個某某

我不擦去你名字不可
因為害怕人潮之中我還是回頭
在陽光下希望你會真的快樂
你我的名字再沒有以後

就當沒遇過 沒有互相探索
忘了對大海吶喊 披著滿天星斗
叫著彼此的綽號 笑得在懷裡打哆嗦

就當沒哭過 沒有署名寂寞
為何用滿滿的刺 簽收各種藉口
眼看著滿滿的愛 淪為無名氏的玩偶
或許故事早已告一個段落

若不擦去你名字不可
一片流沙世界你像海市和蜃樓
就讓我們相信這是必然的結果
轉身之後只是個某某
若不擦去我名字不可
我完美的背影早已寫滿了哀愁
在陽光之下希望你能找到快樂

故事的開頭 到故事的最後
從紅著臉微笑著 到紅著眼淚流
曾經熟悉的名字 今後列為失蹤人口

Saturday, November 2, 2024

只要活著(Grateful for Life I Have)

只要活著,病與痛就是必然。

無 常 是 人 生

我家狗狗也帶給我這樣的心得。最近因為牠常常早餐不吃(之前是太熱,現在應該是習慣),所以會想帶一些變化給牠,加一點點牠喜歡的米飯或麵條。

無感與有感的(For My Birthday)

10/15 今天馬斯克的(火箭)締造歷史了。

無感

但我其實很無感,因為我認知到「他們」故事後面所要說的都讓我提不起勁。現在人們可以講締造了什麼都是基於對未來的想像,但我看不到那群人所言的未來。

我今天好晚睡覺,因為一通電話的關係。我好煩惱一些大事,長遠的事。然後,覺得那些支微末節都可以把正常人壓垮,世界還是會一團亂。

一己之力有限,願該屬於我的終會來到。

Friday, November 1, 2024

flow12:回去與忘記

回去高雄一日一夜。

見到高雄車站終於快要完工,周邊的景觀氣派,也突顯舊站的雅緻,好愛好愛它的整體設計。 希望整體高雄的住宅建案可以更協調。

回去高雄一日一夜,順道回去舊家找鄰居。
開在旗楠路往萬金路的路上,看著眼前熟悉的風景,泫然欲泣。
高雄家搬不走的植物死了好幾棵,伴侶說:那是它們的命運,我盡力了。別人不珍惜的我們也無法叮囑。

Thursday, September 12, 2024

專業的聲音(肆:Expert, Somebody of Somethings)

有點雜,但

我覺得這些專業的聲音

值得記錄於此。

陳昱嵐:
江浙菜餐館式微或傳承不易,就算是客觀現象,也根本和這次的事件沒有相關性。

除了那篇鴻論,我以前還幾乎沒看過把喜相逢定義成江浙餐館的論述。他的剁椒魚顯然是湘菜、清蒸魚鮮再加上蒸魚汁炒蛋則是粵式做法,實在是看不出定義成江浙館的道理,後來改口成江浙底混融台灣特色的說法,更是讓人不解。

不是每個事件都要套上個文化脈絡,或揉合進個人生命歷程的鄉愁,才是有深度的見解。有基本的邏輯和合乎常情的社會觀察,才能聚焦事件內核。

私廚的百花齊放,有社會自由化的影子,廚師未必要依附著餐廳(組織),也可以有自己的招牌、愜意的生活模式,用個人特色植栽信徒。更別說世面上不乏半路出家、做興趣的廚藝浪人,一道道料理開展下來的,是綜合個人喜好、功力和創意的展演,納百川的風格。

而樓主講的資金泛濫,以及我認為相當重要的社群媒體「炫耀本」,也是形成這風潮的助力。

各種趨之若鶩的聲音裡,可能是我比較邊緣也不在文人雅士圈,幾乎沒看過朝著朝聖正宗江浙菜的情懷而奔去的。

Tuesday, September 10, 2024

小日記(Diary 選舉之後)

其二

這段綠園道很有巧思
每一次都讓我喜歡
不單調不因循
有機、互動、彈性

都會忍不住幫它拍照
但技術又不是那麼好

其一

終於把你們安放

家整理了好久
似乎還在安排
  最好的位置
但在未來一直來
要去做準備
也要重拾舊技能
點它們的經驗值

Wednesday, September 4, 2024

2024的小心得(Tired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Laziness and Selfish)

王鼎鈞說:「一本書是作者心血的結晶,靈魂的迴響,氣質的凝固,是他多少年來識見修養抱負的總結。寫書讀書,都是人的終身大事!」《千年之淚》作者齊邦媛教授也說:「在噪音充斥的世界上,文字的聲音顯得多麼微弱!……看著電視等等聲色之娛把多數人的性靈驅進淺灘。一週七個晚上,多少有用的眼睛凝注在螢光幕上,『放鬆』身心。書和許多人的緣分已盡。若不是還剩下一些『頑強』的人渴望書中的智慧,深信文化的延續是自己的責任,人類將往何處去?」 --〈關於《余秋雨 臺灣演講》〉 /隱地
08.23 有些人認為有輪迴,有些人認為有因果,有些人卻認為別人的事是別人的事,或是環境怎麼就怎樣…

不論是為誰忙,或是為誰好…那些林林總總(以前都一直寫錯成「零零種種」)的其來有自,很少是突如其來。

是誰想要恐慌與擔憂

就像最近我看政府,不論是地方或中央, 做了事與處理了該處理的,反而看見的人(在臉書按讚與分享)變少了,這就是一個很大問題。

Friday, August 30, 2024

八月底的日記(Aug)

搬到新居一陣子了,還是有些許要適應的。
像是外食就一直不是我習慣的事情,從小我的家人就是在家煮食,學習料理後, 更是要堅持自己煮(各式),當作是練習。

一方面在高雄家也不易外食,要跑比較遠,把時間留給家人(與狗)其實比較實在。

還沒認識,就要告別

今天第一次去在家附近的小吃攤。 就看到九月要開始休息的告示(還沒認識,就要告別),而且這一告別竟是沒壓時間的。 不免讓人好奇原委,但第一次來訪,不好意思聊多。

Wednesday, August 28, 2024

2023的小心得

社會的改變

社會變了,是一點一滴地在變。我是反映者,後來在選擇與被選擇後,許多人「不」在我身邊,所以關於社會,我也會從新聞發生的頻率去理解的。
我是反映者,適度地調整了自我,免得被社會或環境影響過頭。

現此時的社會很容易「從頭到尾沒有的事,被說成有了」,也許是觀點多了,也許是過於主觀或客觀了,只要不是過度「自我主義」,我想問題不大。但我常常聽到的是,通過過大的自我後誤解或是曲解,甚至加上超譯與裝飾的情緒,這些資訊的流動都讓人「超載」或是疲乏,讓人在成長的路上難找到自我(?)。

跟大家分享一個社會學的發現,裡面包含了人怎麼形成認知,怎麼產生偏見(背景知識)… 甚至支持了政客(也許包含了媒體)說謊(說法有偏誤)

Thursday, August 15, 2024

08月初日記(2024)


by Minwei
因為使用我購買的一些字型
變成以圖說話聊天。
就少用臉書分享生活。

跟植物們講講話

8/4 這個六日是自己與狗的, 跟植物們講講話,剪枝、換位置或換盆。
好多多肉又沒渡過夏日,已然大墳場,也許不只熱,是颱風日那幾日的積水潮溼。

胖胖樹的熱帶雨林(Fat-Fat Tree Tropical Rainforest) :
大樹的根系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深,「樹多高根多深」是錯誤的知識。事實上,不管多高大的樹,根都需要呼吸,太深的地底根無法生存。一般來說,可以吸水的根都在60公分以內,儲存養分及支撐的根通常都在1.5公尺以內。我看過棲蘭山45公尺的檜木倒下來,根的深度大概只有1公尺多。樹木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是因為根盤往往比樹冠冠幅大很多,而且跟附近其他樹盤根錯節,牢牢抓住地面。會倒的樹往往是土地條件不佳,根盤沒有打開。

Monday, August 5, 2024

中年自白(self configuration)

花了很長的時間認識自己。
大學畢業之後,依然如是。

我在三、四份工作之後,才知道我不用做什麼,就可以被誤會成不是我的樣子(認識到某些工作的本質);在幾次戀愛之後,才明瞭原來我離愛情很遠,沒什麼因緣;參與了幾次公共事務的討論,常常發現自己的不合時宜…;在外與人吵架的次數少之又少,與家人們卻有很複雜的因緣…
我的書寫習慣於藉題(2022)與拼貼,遊蕩於自己的世界勝於外面的世界;喝不懂酒,描述不出味道;心目中有個理想的世界,卻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下一個世代…。

Wednesday, July 24, 2024

故事們(十二:你好嗎? Thank u, Next)

靜心的整個目的就是找到內在的引導。一旦你找到內在的引導,靜心也就不需要了,那麼就沒有什麼事是需要的。你的眼睛已經睜開了,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完全自發地過著你的生活。你可以完全不必依靠記憶系統,如此一來,你的回答將會是真實的反應。

固定式的反應來自頭腦,真實的反應來自最內在的核心。 --《奧修語錄》

To Find the Rights

人的情緒、接受到的壓力、所走過的故事是會循環的,除非看到對照,經過省思,突破結構,找到新的觀點、更適切的處理,得以訴說新的故事,即便是細微的更動,那也是人生的新篇章,乃至於人類的和諧,群體之間的和解…
Wish we all have justice, find the rights, and play a joyful song in our everyday life.

姜學斌醫師

1. 腦筋急轉彎2(InSideOut2)是沒有壞人也沒有好人的一部電影:因為情緒沒有好或壞,所有情緒都是真的,不會因為你是否承認而消失不見。對於情緒,我們的選擇只有接受或否定。否定了自己的壞情緒,或是培養了更多的好情緒,並不是零和關係。有足夠的快樂,是無法抵銷相對應的哀傷,頂多只是轉移。我們終有一天,要處理所有的複雜的情緒。而那些情緒,說實在話,都是會了保護你,才存在的。因為憂鬱與焦慮,我們才會更珍惜與謹慎。

Thursday, July 4, 2024

給你的(Fix Me)

那天泡溫泉真的沒想過會聊/嘮叨這麼多,其實有些話一年前就想講,或想問,但選擇放著,有些話要講出來還真需要勇氣呢。幸好我在生命的最後一天前,把那些想說的話說完了。 -歲末,我離開自己,也離開了你(Marry X'mas)

何其細瑣且支微末節

我是名勇者嗎?在你尚未了解自我的時候愛上了你,在那些何其細瑣的動作中找悸動;又或者你我之間就是一座迷宮,任何的支微末節都要視為是感情出口的索引。

Tuesday, July 2, 2024

六月生活記錄(Jun)

給了朋友一個小建議:
我覺得你需要換位思考,至於你的伴侶需要什麼我無從判斷。
關於他的價值選擇,往往不被你「記錄」與「參考」。

-

看了一齣偶像劇《愛的迫降》。把喜劇與戲劇衝突融合得很好,劇情扯歸扯,能把偶像弄得帥弄得美弄得演技好就是厲害。
第七集的轉折好厲害,在四位男女角色轉移之間,問出了「愛」的核心:如果這份愛有可能致對方於死地,你還願意嗎?

Thursday, June 27, 2024

故事們(1+1) :來自影劇

西方思想體系只是概念構築上的,但《論語》
則是生命至人類存在客體本身之道理,非只
思想體系。 p.11 《論語平解》/譚家哲

平山這個人

開心 前文/袁瓊瓊
平山喜歡看書,聽音樂。但是並不發表意見。他的簡單狀態是由裡到外的。生活能這樣簡單,不是因為物質欲求少,而是他對應世界的方式。他對任何事都是直率反應:同事搶他的卡帶要去賣掉,平山直接要回來。同事說自己需要錢,平山就掏出錢來給他。「姊姊」問他:你在掃廁所?他直接點頭。問他要不要去看重病的父親,他搖頭。姪女來找他,他就讓女孩住下來。姪女問能不能跟著一起去工作?他就帶她去了。姪女在廁所外看著他打掃,先是覺得不適應,但是看著平山認真工作,這感受就化去了,甚至主動跟平山一起拖地。

可以想像平山面對一切沒什麼小心思,不會去揣測對方用意,亦不受情緒干擾,他就還那些問話和要求最樸素的樣子,當下是什麼想法,就樸素的回答。一個人如此坦率直誠,自然會有一種不卑不亢。使人無法評價他或道德綁架他。而我相信,就算遇到了那種人,平山也不會在乎。因為現在是現在,下次是下次。平山是最知道生命價值的人。我們有的無非就是現在。沒有比把「現在」認真的好好的過完,更重要的事。

導演安排這個角色認真刷牙,認真刮鬍子。總是抬頭向上看。每天出門的時候,平山總會抬頭看天,露出微笑。生命是一條很長的路,不管終點在哪裡,平山準備好了要好好過完「現在」,而下次是下次。

Sunday, June 23, 2024

在金曲三十五之前看到(Melody 35)

一個沒有自由的國家能造出這麼多賣座的Rapper,這麼自由的台灣HIP HOP造星怎麼落後這麼多?甚至歌詞都不用被和諧欸⋯

我在想,宋岳庭要是突然醒來知道現在HIP HOP主流在中國,祂應該馬上睡回去

來源串

回應1: hip hop 如果只是一種音樂形式,那自不自由並不影響他們推動這個形式的音樂。
台灣音樂產業沒落的不是只有hip hop, 相對來說,Hip hop還算有成長。

現在的娛樂環境,以往那種打造明星的模式,在台灣已經沒有了。
現在就是一個獨立製作當道,分眾的市場。
東西變的更有個性,更挑人聽。

Thursday, June 20, 2024

走過的來時路(The pathWay We Went Through)

Computex

by Niel Lin
看今日的computex, 回想當年,無限感慨。
因為有黃仁勳,有蘇姿丰,有梁見後,台灣迎來了最讓人興奮與激動的巔峰時刻。

過去,台灣的科技製造業跟著微軟+英特爾的Wintel, 開創了PC盛世。
但人家吃肉,我們只能喝湯。全球市佔率第二的宏碁營收最高的時候,EBITA rate居然連3%都不到!
後來,iPhone石破驚天出世,Steve Jobs隻手扭轉了整個世代的科技,台廠成了蘋果供應鏈,開心喊著「沒有台灣,就沒有iPhone !」
但事實上卻是,台廠被壓榨到只能吃蘋果皮,但更多是撿蘋果掉下來的碎渣。

太多台廠為了蘋果隨口的一句話砸大錢擴廠,又因為蘋果同時在扶持陸廠、韓廠,而在前一年產能被灌爆,隔一年整個被抽乾。

Tuesday, June 11, 2024

《資本與意識形態》書摘(上:Capital Et Idéologie)

經濟學來看,因個人生產力不同而導致的貧富差距並不需要處理,反之,強行處理往往造成消除生產誘因的災難性結果。
但有一種貧富差距最應該要處理可通常政府反而刻意跳過,就是這種因政治尋租而起的。這種租值背後靠的是政府壟斷與補助,並非生產力提升(事實上往往還會造成整體社會生產力下降)。 2023/8/14 元毓

〈導論〉

如果過去三百年的世界史能讓我們記取什麼教訓,那就是人類進步並非線性。斷然假設一切總會變得更好,而國家機器與經濟參與者之間的自由競爭必然會奇蹟般地把我們帶進社會和諧、世界大同的境界,那真是大錯特錯。…進步必須奠定在穩固的基礎上,而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針對過去的歷史演變及其中的所有正負面成分所作的理性分析。 -p.31
==
一味譴責現行制度,絕不足以讓我們確定取代它的制度會比較令人滿意。我們必須嚴肅看待過往的意識形態,…

更重要的是,以浩瀚篇幅對歷史演變進行探討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世界各地的相互接觸是一個逐漸發生的緩慢過程。在過去千百年間,地球上各式各樣的社會之間聯繫極少。後來透過知識與商業交流,以及在國際權力關係與殖民支配關係的架構下,各地間接觸開始顯著增加。…隨著殖民地獨立後移民湧入歐洲母國,這些關係開始有了轉變,並對歐洲意識形態衝突及選票結構的演變造成衝擊。世界其他地區,例如印度、美國、巴西或南非,具有更久遠的人口[交流]史;因為種族、社會或宗教因素…,形塑出各式各樣帶有混血與妥協性質的發展路徑,其中不乏持續存在的敵對關係。唯有透過廣泛的回顧,從歷史脈絡中探查這些人口接觸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不平等制度,我們才能在這個源遠流長而且相互連結的共同歷史上構思邁向下一個階段的方案。 -p.54

不平等的本質不是經濟或技術,而是意識形態與政治,這無疑是本書歷史研究最顯著的結論。換句話說,市場與競爭、獲利與薪資、資本與負債、技術人力與非技術人力,本國人與外國人、避稅天堂與競爭力,這一切並非自然而然的存在。這些概念是經由社會及歷史建構而成,完全取決於我們選擇建立的法律、財稅、教育和政治制度…。概念和意識形態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它們讓人得以不斷思考、擘畫嶄新的世界和不同的社會。…

不同社會的菁英經常傾向於將不平等現象「天然化」,也就是說,設法為其賦予自然、客觀的基礎,戮力說明既有社會差異符合貧困階級乃至全體社會的利益,而且無論如何,現存社會結構是唯一可行的方案,若硬要進行大幅變更,必然招致重大災禍。…p.16

Monday, June 10, 2024

簡單的日子與人(Life)

複雜的人可以過得簡單。

6/9

三點多起床,慢慢把事做,還去了郊山。
不知道為何,這裡的山友不太打招呼,這讓我有點不習慣。
過得充實,甚至可以說太充實,滿滿的完成事項。

Sunday, June 9, 2024

觀點流移(Displace of Everything)

我也很擔心獵巫或是
未審先判的風氣太盛

我看書的觀點

旅行時不帶書了,變成看人們的書架上的書。這一次在澎湖遇到的都是我一輩子不太會去買的書,好多是恐怖/神怪類。人生有趣的事物很多,閱讀的自己的…

書籍類我現在最愛買童書了,好像是因為最好看「完」,送人之前先驗貨(誤

理觀點

(↑頻道名)「我很好奇各位有沒有看過同時被惻翼說是白監粉還被左岸官煤入民曰報說是緣營綱軍的粉專?純屬問問題,隨性發個文~」
Themis:
以近期台灣虐童案的事件來講,你可以看到他們一方面說認為社工上銬有疑慮的都是藍白小草豬哥騎士團。
然後一方面又把所有把社工認定殺人犯的言論全都歸咎於4%藍白小草柯韓昌粉。

這些人最喜歡最慣用的手法就是這種兩面手法,在所有事件中都要佔據光譜兩端以及中間的所有道德高地,所以不管你怎麼講都有問題

另一人回:鬼島特色: 立場優於是非(望向那一群"英痴")... 沒有特定立場的被抹黑成牆頭草

另一人:薩泰爾可能就是最常被這樣講的,如果不算喜劇,那樣還有“蒼藍鴿”

澳洲旅遊心得(8/5~ 28/5/2024)

現在的我確實不熱愛旅遊,視之為「工作」可能比較適合我的角度。

Tasmania

這一趟旅程私心選擇了TAS,我相遇過美景之地,不只是大自然的美,還有人與自然的美。

旅程去了許多地方,但我似乎就念舊,不積極尋幽探訪,總是重覆那些口袋名單,這次去完,甚至有「需要」再去一次的想法。

Monday, May 6, 2024

故事們10(Story:必備信仰)

家事它會不斷增生
也會不斷被消滅

by 背包ken 有網友抱怨「做家事都沒被看見」
我想原因是,家事是動態的,它會不斷增生,也會不斷被消滅

​ 以至於,另一半若是每天固定時間進門,會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怎麼有種老高要講時空悖論的感覺.............)

​ 舉個例子
昨天,另一半下班開門,發現家裡整整齊齊,桌上已煮好簡單家常菜
今天,另一半下班開門,發現家裡一切沒變,桌上已煮好簡單家常菜
​ 他可能會說 : 「只有煮菜一件事要做,怎麼不精益求精,煮個佛跳牆出來呢?」

​ 🟡干!! 一件事個P
​ 如果剛剛沒把小孩堆積如山的玩具收起來,你連家門都推不進來
​ 如果昨夜沒有把幾十件鍋碗瓢盆碗筷洗起來,下午晾乾收好,今晚根本吃不到晚餐
​ 如果沒有每天下午洗幾十件大小衣褲,再曬、再折、再收幾十件大小衣褲,你今早根本連上班要穿的內褲都沒有

​ 家事是動態的,它會不斷增生,也會不斷被消滅
另一半都在消滅後進門,當然就像沒事一樣

​ 這讓我想起在辦公室裡,認真的總務,總是最衰的人
不認真的總務,就是最爽的人

​ 🔸有了認真的總務,辦公室的東西都好像不會壞,
因為在你沒用的時候修了,在你要用的時候就有了
久了以後,大家就會想,總務到底做了什麼事,這辦公室好像沒什麼需要做呀?

​ 🔸不認真的總務,辦公室的東西壞了都沒修,你100次要用的時候,99次才發現沒有
​ 於是一直去找總務要
​ 久了以後,大家就會想,總務雖然反應慢,但這辦公室他要做的事情還真多

Tuesday, April 30, 2024

又搬家了(Moving back to Chung)

4/16 真的是感謝今天搬家公司的員工,為了我們超搬,也沒有認為要多收錢(給了答謝之禮)。
當初估算打包的箱子數太樂觀了,不夠實際。
所以18日還要自己開車再一趟。

被自己給笑死,開了一箱名為「書桌」,但裡面沒半樣是放在書桌的東西。

4/26 又完成了好多事;
高雄家交給新人了,聽說了他們的個性,覺得安慰許多。交屋後也退出了社區的群組…

Wednesday, April 10, 2024

故事們-久(nine:Art/Culture )

有品質的生活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想要什麼,是否有錢是次​要的。努力知道自己的心是什麼是一輩子的功課,因為人的​心很深很廣。 - 這篇

從奈良一聲槍響說起 翻開古城史頁 保護文化遺產的一段軼聞

2022/07/31 07:00 文|心適
西元784年,日本將首都從奈良遷至現在的京都,無論京都或奈良,這兩座城市的規畫與建築風格,基本上是參仿大唐的長安而建。

1944年,抗日戰爭進入後期,梁思成擔任盟軍中國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奉命向美軍提供在中國被日軍占領地區需要保護的清單和地圖,以免遭盟軍誤,梁思成還希望將另外兩個不在中國境內的城市排除在轟炸目標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奈良歷史比千年古都京都更為悠久,是古代日本文化的發源地,1300年前模仿中國長安的布局而建,成為當時的首都「平城京」。後來政治中心變遷,奈良因為擁有許多古寺神社和歷史文物,享有「社寺之都」的稱譽,作為唐朝高僧釋鑑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的奈良,和中國文化上有著極深厚的淵源。」

完成搬家前(Before We Leaving Kao)

4/8 近乎一夜沒睡😭
可能狗狗真是我的守護神,幫我擋剎擋干擾。

一早還是順利開車回到南部了,看到一夜獨處的狗狗完全沒有找我,我想他可能也不知道他守護了我吧

敵意

仇視 歧視 怨懟 皆有理
保護 懲戒 疏導 能多久
有病 無病 誰說得算


Thursday, March 28, 2024

付錢或不付錢(Pay or Not?)

網路 有加乘效果;也突顯沉默。
(社群)的亦正亦邪讓我曾反覆辨證(參見注1,2,3)。
我也很擔心獵巫或是未審先判的風氣太盛。

這三四天有篇熱門的貼文,是在討論「不買書」,結果很多相關人士跳出來「惜書」。
我不知道那位作者寫錯了什麼觀點;我只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被許多人超譯。

文化財是一門由下至上投票的事情。就像早年演唱會是免費看的,流行音樂依靠著自己的實力讓民眾一步步進場館付費買票。所以我不覺得有什麼假掰不假掰的議題存在,只有群眾投票出來什麼才是王道。受眾小就受眾小,小至數百人能有收益或經濟循環也是種次文化。

Monday, March 18, 2024

三月中:一場別離

3/11 小小的感冒 沒有特別的不舒服 但身體也無法太自由 揮霍,想來點什麼樂子想想卻又在原地不動

3/12 結果昨晚鼻子整個塞住,用嘴巴呼吸才入睡。起床後,發現旁邊的睡得更差。

3/17 累累

Wednesday, March 6, 2024

年後記事(The Month After Loong Year Eve)

3/3 回臺北不少天,都快忘了南部的溫暖(渡日如年的體感;我的短期記憶也已經短到不記得昨天。至於篩選後,記得的是什麼,可以好好來反思一下)。
今天去了不少地方走跳,終於泡到了湯(@北投),也得到滿滿的新鮮事與人。

喜歡看到人們喝醉,雖然還在習慣,但我覺得這麼做是好過吸毒或是嗜賭等其他成癮。

二十年

看到網友說,韓國花了20年時間,建構出韓國近代史的電影宇宙,真是令人欽羨。

Saturday, February 17, 2024

過龍年(Loong Year)

厚積薄發

過年流水帳

每次回到台北都會騎很多的youbike/腳踏車,與住在高雄的我差很多…

初三中午要去熟悉的餐廳用餐,但部分高速公路紫爆了,幸好事先有查,沒有跟著大排長龍,龍龍stay。旁邊有一桌,菜上了四十分鐘都還沒看到人。

初二晚上煮了兩種 好吃的義大利麵。

Monday, January 29, 2024

寫政治(但可能觀點不好?Maybe Not Necessary Point)


以下的內容大多是去年11月前寫下的。

選總統不是選「完人」,真的是不知道幹嘛一直道德比賽(對國家未來的討論有進步了,但真的緩慢)。

(某群人)從以前就在一直貼別人標籤,自己卻沒什麼前進,得以張顯自己的個性與作為;凡事都在維持自己,這樣子的執政沒有文化向下或是促進社會討論,單純浮於形式與表徵。

這樣子的領導持續下去,臺灣是不會有什麼主體,也不會有什麼堅韌。居安思危,敵人終究在外,不是在內。

-- 真的又是在貼標籤了,例如:巴結主席(民進黨的也不少),然有些指教是有道理的;算是夾帶著部分真實,卻自己部分腦補的文章;也道出了政治的簡單與複雜。

為什麼我對台灣大選興趣缺缺?

by 元毓
因為無論哪個黨派當選,都必然要服從於美國利益,也必然在此前提下多數島內政客努力尋租。
同理,國力此消彼長下,美國利益最終也將選擇出賣台灣,一如美國幾十年來反覆多次出賣其扶持之諸多看門狗政權一樣。
---
對於「天然獨」世代竟擁護兩岸論述模糊不清的○○○,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認為,「天然獨」意味著「缺乏意識」、「沒有理論基礎」也「沒價值觀」的獨立派,才會被○○○所迷惑,因此,天然獨一定要轉化為「意識獨」,其關鍵就在歷史,「要建國就要有國家的歷史」。

Friday, January 26, 2024

高敏感‧低回應(High & Low)


關於小孩子的敏感,我好像也有點感覺。小朋友來我們家的時候(熟悉了以後),他們的表現好像跟他們在家裡的時候狀態有一點點的不同,或許這就代表家長的情緒是會傳染給小朋友的。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來不及長大的那個部份,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時候是在認識陌生的自己。

∵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想法與氛圍,我們都是被時代推進的人,我覺得要多多練習教養專家說的:「錯了也沒有關係」、「你可以自己決定」這幾句話。

Tuesday, January 16, 2024

總統選舉結果(The Result of 2024 Election)

選舉結果(新聞摘選)

「柯文哲過去在台北市執政,於台北的得票率卻只有23.79%遠低於賴蕭配的38.13%、侯康配38.08%。」
「新竹市柯盈配拿下9萬1384票,與該地得票率最高的賴蕭配其實只落後1295票,得票率為34.30%。」
「民眾黨柯盈配,全台22縣市得票率皆輸,但在新竹縣得票率最高,有35.55%」

「民眾黨在台南各區幾乎都吊車尾,可是在麻豆、六甲、官田、西港、善化、新市、安定、歸仁、安南區,這9區得票率都是贏過國民黨;尤其在善化、新市、安定有「南科區」科技園區地緣的選區,領先幅度較大。」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表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這次大選得票率約40%,相較於前次蔡英文總統連任成功的得票率減少約18%,他認為選票流向了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

Monday, January 8, 2024

人生大事‧蓋‧房子(Concrete, Stone, Brick)

該怎麼說呢,我完成了~
完成了一件大事。

年末了,社會上卻有許多不忍睹的大小事,時而像溼氣漸漸滲浸在牆角,時而像霉菌附庸在溫床。

昨天的食物都好吃又補充,在寒天中騎車心不冷,幫助我完成了一不做二不休三就睡死了的東奔波西,謝謝朋友的照顧與幫忙。

定義錯誤(Badly Defined)

定義錯誤就有可能問錯問題,給錯答案(這一點文科生的情況似乎比理科生嚴重)。 防噪與留存 防噪功能會產生對抗周圍外在雜音(例如車輛中的雜音或來自室內冷氣的雜音)的反相聲音,藉著抵銷它們以降低周圍的雜音。- 無線防噪耳機 WH-1000XM5說明指南 ...

閔衛(HeMingway)的行程